“強制掃碼”判賠5000元,動真格更管用
摘要:某餐飲公司的所作所為,就是輿論詬病的“強制掃碼”,即消費者掃碼關注該公司微信公眾號,授權商家獲取消費者的微信昵稱、頭像、地區、性別、手機號碼等信息,才能線上點餐;其一,該餐飲公司未告知可以人工點餐,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
手機一掃,即刻下單。近年來,掃碼點餐服務在餐飲行業迅速興起普及,成為眾多消費者就餐時的選擇。然而有的餐廳卻在“掃碼”和“點餐”之間增加了一道程序,不關注微信公眾號、不授權商家獲取個人信息就不能進行點餐。近日,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北京三中院針對由此引發的一例個人信息保護糾紛作出了終審判決——商家賠償5000元!
這一案件大致案情是,消費者孔某至某餐飲公司用餐時,店員未告知可以人工點餐,孔某通過手機掃碼方式進行點餐并結賬,在這一過程中,孔某被注冊為某餐飲公司的會員??啄嘲l現取消關注“某餐飲公司”微信公眾號后,仍是其會員,個人信息仍存儲在某餐飲公司處,孔某無法自行刪除,遂將某餐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權、賠償相關損失等。
某餐飲公司的所作所為,就是輿論詬病的“強制掃碼”,即消費者掃碼關注該公司微信公眾號,授權商家獲取消費者的微信昵稱、頭像、地區、性別、手機號碼等信息,才能線上點餐;若不同意授權商家獲取前述信息,則無法進行線上點餐。這種現象不只存在于餐飲業,還存在于停車場、發票開具等領域,被稱為“霸王條款”。
而相比之下,此次涉案公司不是一般的霸道。
其一,該餐飲公司未告知可以人工點餐,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其二,只有掃碼才能線上點餐,侵犯了消費者選擇權;其三,未經消費者同意非法收集、存儲個人信息,侵犯了個人信息權益。這種現象在餐飲業很常見,但很少見消費者起訴維權。北京三中院做出的判決,既給了涉事餐飲公司一個教訓,也給其他餐企以警示,并為類似維權行為注入信心。
現實中,盡管商家“強制掃碼”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中消協今年6月宣布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反對強制關注公眾號”消費監督工作,多地消協也發出對“掃碼強制關注使用”現象的勸喻,但仍有不少商家頑固不化。究其原因,“強制掃碼”獲取個人信息可用于精準營銷,消費者大多選擇了默認,而涉事店鋪又往往得不到應有處罰。
雖說輿論的譴責、消協的提醒,也能對部分商家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但真金白銀的處罰顯然更讓商家印象深刻。所以,消費者遭遇“強制掃碼”,要勇于通過投訴、仲裁、起訴等方式向商家維權;各地司法機關也要先依法對侵權商家作出判罰。另外,各地監管部門也要積極作為。
只有各方共同對“強制掃碼”說“不”,才能倒逼餐飲、停車等行業告別這種侵權現象,回歸規范化發展。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