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季播律師題材劇收視率破2% 《無所畏懼》成為年末熒屏黑馬
摘要:庭后,面對羅英子的興師問罪,陳碩情緒爆發,直指羅英子因為同情證人夏琳琳,沒有維護好當事人郭玉的利益是律師的失職,而律師不能讓自己的同情心左右自己的判斷。
由熱依扎、王陽、啜妮主演的律師題材劇《無所畏懼》成為年末熒屏的收視黑馬,目前收視率輕松破2%,作為小眾題材成功晉身年度熱劇。據悉,《無所畏懼》第二季拍攝已開機,依然由原班人馬出演,這是國內首部季播的律師題材劇,劇集在創作形式和故事層面采取了分季制作的模式,創新了國產劇的季播模式,也意味著律師題材劇走向了成熟的制作模式。
打破舊有的敘事框架
在國產劇中律師劇是新興題材,近年來熒屏上的律師劇多是把辦案作為主線,以案件推動劇情,角色以名律大狀為主,走精英化路線,整體而言行業視角狹窄。《無所畏懼》打破了傳統的敘事框架,將視角深入到行業職場。《無所畏懼》前半部戲中,羅英子、邱華和主任老韓斗智斗勇的職場橋段為劇集增色不少,劇中一個路橋公司老總的股權案,僅僅是爭取律師代理,就一波三折地設計了至少三層反轉,師徒雙方圍繞11億元標的這塊“肥肉”反復爭奪。故事有戲劇夸張卻格外精彩,把職場故事的戲劇性發揮到極致。
律師執業的核心場景是法庭,《無所畏懼》第一季中的法庭戲不算多,卻稱得上精品。劇中,郭玉遭性騷擾案法庭質證階段,羅英子為了扭轉局面請出證人夏琳琳,然而被告律師陳碩拖延時間并故意激怒夏琳琳,導致夏琳琳犯了毒癮,大鬧法庭。羅英子功虧一簣敗訴。庭后,面對羅英子的興師問罪,陳碩情緒爆發,直指羅英子因為同情證人夏琳琳,沒有維護好當事人郭玉的利益是律師的失職,而律師不能讓自己的同情心左右自己的判斷。
整段戲情節上不落俗套,反復反轉、懸念迭起、高潮不斷,戲劇化呈現成功放大了法庭對抗,把律師的盤問技巧、庭審策略、堅守法律立場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一睹律師的職業風采和人性褶皺。
關注律師“心中畏懼”
《無所畏懼》以律師職業刻畫入手,寫出了刑辯律師的無所畏懼,也關注到了律師的“心中畏懼”——刑法第306條“律師偽證罪”,一向被刑辯律師視為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老律師韓之通談之色變,他自己把生死辯護當作走過場,還勸羅英子不要為了千八百塊錢的法律援助案補貼搭上職業前途。羅英子的老師梅大梁是律師界的清流,卻遭陷害栽倒在“偽證罪”上,律師執業證被吊銷,這也是現實中刑辯律師執業風險的縮影。
《無所畏懼》編劇趙冬苓擔任多年全國人大代表,在法治題材劇領域深耕已久,她把對辯護制度的現實觀察與思考融入戲劇表達,顯露出現實主義的創作鋒芒。
網上吐槽促第二季調整
盡管劇情戲劇性強,充分展現了律師職業的專業素養、職業操守和庭審技巧,但網上對《無所畏懼》的吐槽聲量也不小,爭議最大的法律戲是王大福殺人案。
劇中,辦案人員罔顧被告人喊冤,網友對此普遍認為劇情“無腦”。這些質疑不無道理,因為在劇情所處的2016年,一起可能適用死刑的刑事案件,必須排除合理懷疑才會移送起訴,辦案機關對被告人不在場的證據沒有深入調查取證。實際上,劇中這起故意殺人案更像是陳年舊案,與當下現實中的法治進步存在著“時代差”,這種時空錯位造成了劇情的不真實感。
也有觀眾認為,主人公羅英子對“體面”的追求顯得不切實際。編劇趙冬苓對此回應,接受網友意見并對第二季劇情及時做出調整,觀眾談論比較多的刑辯部主任老韓這個角色則會在第二季中加大戲份。
這就是季播劇模式的優勢,隨收視情況、社會熱點、觀眾反饋等,對后續劇情加以調整,滿足觀眾需求,切中時代情緒。(記者 邱偉)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