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陡溝掛面香飄四方
摘要:馮本麗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做掛面,一直保持手工制作空心掛面的傳統,如今依然天天制作掛面。
記者 李玉榮 見習記者 余川
正陽縣陡溝鎮的手工空心掛面是該縣的土特產,以其工藝獨特、細如銀絲、絲絲空心等特點,被人們稱為“陡溝面食一絕”。
近日,在正陽縣陡溝鎮馮晨掛面廠,記者采訪了59歲的馮本麗,當時她正在制作傳統手工空心掛面(如圖)。馮本麗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做掛面,一直保持手工制作空心掛面的傳統,如今依然天天制作掛面。現在做的都是訂單,還有很多人慕名來購買,還有通過抖音、微信購買的。在陡溝鎮,從前家家戶戶做手工掛面;如今,在陡溝街頭仍有10多戶人家常年做手工掛面致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據史料記載,陡溝手工空心掛面作為朝廷貢品,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相傳公元690年,唐朝武則天自立為武周皇帝后,命豫州刺史把淮河岸邊素有“米面之鄉”的真陽縣(即今天的正陽縣)地方特產“空心面”作為御膳進貢品,并賜名“長壽面”,在她登基百日慶典的宴席上食用。此后,歷朝歷代均將其作為朝廷御用美食。
“做掛面工序煩瑣,比較辛苦,我每天兩三點就要起床。”正陽縣陡溝鎮的村民周啟莉說,她家世世代代制作手工空心掛面。手工空心掛面要選用優質超級精粉、精制碘鹽、玉米淀粉、食用油、純凈水等原料,秉承千年傳統手工制作工藝,經過人工兌料、和面、揉面、入窖發酵等2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近年來,正陽陡溝手工空心掛面在當地傳承人的發掘和改進下,制作技術和質量得到了空前發展,空心掛面成了賓館、飯店、宴會廳和火鍋店等場所的高檔食材,小康之家日常享用的玉食珍饈,生日壽辰和新婚宴席中象征健康長壽、愛情長久的美味佳肴,以及逢年過節孝敬老人、訪親探友的饋贈禮品。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引導下,“陡溝老馮家”手工空心掛面也從家庭小作坊搬入產業集聚區進行產業化生產,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鄉村產業。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