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農家“方寸地”變身“致富園”
摘要:目前,喬莊村已利用庭院種植香菇18萬余袋,年產值300余萬元。高萬青說,在她的帶動下,附近不少村民加入了獺兔養殖隊伍,通過養殖獺兔走上了幸福路。
駐馬店網訊(記者 方祥 通訊員 陳遠志)近年來,泌陽縣積極謀劃“庭院經濟”致富模式,因地制宜,對群眾房前屋后閑置地塊進行改造,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加快和美鄉村建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庭院經濟發展格局。
11月13日,天剛亮,泰山廟鎮喬莊村村民王保謙和往常一樣,早起忙完家務,就在自家庭院的食用菌大棚里忙碌了起來。和王保謙一起在大棚里勞作的還有同村的幾十名村民,他們大多是村里的脫貧戶,每人每月增收2000元左右。
“這批菌棒共有5000棒,目前已經開始出菇了。我們成立了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并與泌陽縣大地菌業基地簽訂了銷售合同,為群眾解決了后顧之憂。”正在自家庭院干活的喬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寶成說。
目前,喬莊村已形成了菌種培育、香菇種植、倉儲物流等產業鏈條。隨著國內消費市場升級,香菇行業從低端價格競爭轉向高技術含量比拼,處于產業鏈最前端的當屬菌種研發。喬莊村積極適應這一發展趨勢,進行菌種研發,清香緣菌業就是這方面的領軍企業。該企業培育的菌種產量大、易種植,年銷售額120萬元左右,最多時吸引了100多名當地群眾在這里就業。目前,喬莊村已利用庭院種植香菇18萬余袋,年產值300余萬元。
近日,記者走進盤古鄉席崗村村民李政院內的養驢場,看到一頭頭體格強健的毛驢正悠閑地吃著草料。
“我飼養的基本都是泌陽驢,有200頭。泌陽驢全身都是寶,不但營養價值高,還有藥用價值。”李政說,“銷路不用愁。湖南、湖北等地的商戶定期來收購,一頭驢可以賣1萬多元,一年出欄近百頭驢,每年收益近百萬元。”
隨著養殖產業的發展,李政還積極鼓勵身邊的村民共同養驢致富,不僅吸納了多名群眾在養殖場就業,還帶動不少村民利用自家庭院養驢,村民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這幾棚都是俺養殖的獺兔,現在有種兔100多只,今年冬天能繁育近1000只小兔。”近日,黃山口鄉安莊村獺兔養殖戶高萬青興致勃勃地在自家庭院里講述著自己養殖肉兔的創業故事。
10年前,高萬青和家人商量在家里養殖獺兔。2012年,高萬青走南闖北調研市場,學習養殖經驗。經過幾年的摸索學習,2016年,她申請成立了泌陽縣萬青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自家庭院建立了獺兔養殖基地,一次性引進獺兔種兔200多只。在養殖獺兔的第一年,高萬青就實現了16萬元的盈利,成為當地有名的養兔大戶。
“一只獺兔長到3斤多時能賣30多元,100只種兔一年能產9000只小兔,每年能掙5萬元左右。”高萬青說,在她的帶動下,附近不少村民加入了獺兔養殖隊伍,通過養殖獺兔走上了幸福路。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