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爭創“產業興旺星”鋪就發展致富路
持續深化“黨建聯盟+產業聯盟”雙聯盟促產業發展
泌陽縣爭創“產業興旺星”鋪就發展致富路
記者 方 祥 通訊員 張理洋
11月15日,在泌陽縣馬谷田鎮陳莊村委田莊組的一處院落里,村民正忙著制作紅薯粉條。
走進田莊組村民朱永禮的家,幾名村民正忙得熱火朝天,選料、清洗、打漿、過濾、沉淀、蒸粉、成芡、下粉、曬粉。朱永禮和妻子在其他村民幫助下,分工協作,有條不紊,整個制作流程環環相扣,井井有條。
“我們幾家制作紅薯粉條20多年了,今天來幫忙的都是村里手工制作粉條的手藝人,每年都搭伙制作粉條。”朱永禮說,“紅薯粉條好吃的關鍵是淀粉提取,淀粉提取不好就會影響粉條的口感,今年因為雨水充沛,紅薯大豐收,出粉率高,粉條一定好吃。”
自“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陳莊村緊緊圍繞“產業興旺星”標準要求,明確了“產業帶動、典型引路、示范先行”的思路,推動“五星”支部創建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據悉,該鎮很多村有制作粉條的習慣,幾乎家家戶戶種植紅薯制粉條,粉條產業成為村民發家致富的主要產業。即使是工業化發達的今天,他們也不愿意放棄村里傳統制作粉條的工藝。“我們制作的粉條吃起來勁道,味道純正,煮不糊湯、炒不粘鍋,每年都不愁賣,基本上不出家門都被十里八村的鄉親們搶購了。”朱永禮說,“俺今年種了12畝紅薯,制作粉條出售,能賣到10元1斤,每畝能凈掙2000多元。”
近年來,該縣堅持把特色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之舉,充分挖掘自身資源和產業優勢,通過一個個特色產業,帶動百姓增收致富。據悉,該縣全年紅薯種植面積5萬多畝,經濟效益2.5億元,種植紅薯,手工制作粉條成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
鄉村要發展,產業是關鍵。該縣結合各地特色產業,持續深化“黨建聯盟+產業聯盟”雙聯盟促產業發展模式,依托資源優勢,按照“1+N”產業布局,根據各村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打造“一鎮一品”“一村一特”。
“全縣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以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為動力,以產業融合發展為核心,以生態效益轉化為重點,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推動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泌陽縣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