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題材劇《此心安處是吾鄉》央視熱播 以鮮活群像刻畫基層干部風貌
由任重領銜主演的現實題材政法大劇《此心安處是吾鄉》近日在央視一套開播,這是一部以平安中國建設為主題的政法劇,劇情首次聚焦基層平安建設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故事主題立意深刻,題材獨特。劇集塑造了鮮活的基層干部群像,并圍繞社會熱點事件和民生突出問題,生動展示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發揮的作用。
《此心安處是吾鄉》講述了以肖立明為代表的平安中國建設者們,直面紛繁復雜的社會矛盾,在網絡詐騙、投資爆雷、企業合規等一次次風險挑戰中,與各利益集團展開較量、守護人民群眾的平安幸福的故事。楓橋經驗,是指上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諸暨縣(現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的“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經驗。“楓橋經驗”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智慧、東方經驗,如今已經成為“中國之治”的一張重要名片。
《此心安處是吾鄉》用藝術手法向觀眾解析了電信詐騙、網約車糾紛、網絡侵權、校園霸凌等眾多熱點案例,并通過劇中的具體案例對“楓橋經驗”進行了透徹解讀。電視劇的新穎之處在于以真實生活為創作原型,首次將目光聚焦到基層綜治中心干部身上。
任重飾演的主人公肖立明是東江政法大學法治研究院副院長,劇集開篇,肖立明響應省委政法委號召扎根基層,主動請纓回鄉任職,到群眾中了解真實的社會基層。回到家鄉中平市,肖立明懷揣一顆熱血的心,替受損漁民發聲向政府部門主張賠償,把本想推卸責任的干部問得啞口無言。中平市委書記程海疆很看重這個優秀青年學者,決定“文人武用”讓肖立明下到一線搞綜治,擔任富春新區平安辦副主任兼任綜合治理中心主任。
任職之初,肖立明四處碰壁。這個完美主義的學霸,代表了理論強實踐弱的那類年輕干部,他能走進百姓的門,卻走不進百姓的心,因工作經驗不足誤傷當事人的感情而被誤解。面對市井百姓和基層工作中的“一地雞毛”,一個專研理論知識的法學教授如何蛻變為一個以人為本、治理社會復雜問題的綜合治理工作人員,構成了主角人物成長的主要脈絡,也制造了吸引觀眾的劇情懸念。
周野芒飾演的老楊調解工作室負責人楊銘安是一位退休民警,也是老一代的金牌調解員。他在工作中平易近人,有極強的人格魅力,上至各個街道社區,下到廣場舞大媽的各支隊伍,到處都有他的眼線,堪稱綜治中心的“民間大數據中心”。憑借多年工作經驗,楊銘安創立了“老楊調解法”,坐上小板凳,俯下身子,和居民像家人一般交心,拉近彼此距離,心結更容易解開。
劉奕君飾演的程海疆有魄力、有擔當,多年的群眾工作讓他對中國基層的現狀有深刻認識,“經濟發展”和“平安建設”像硬幣的兩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如何平衡則考驗著這位市委書記的智慧。劇中眾多干部及時化解矛盾沖突的背后,是他們身體力行,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張鳳嬌是基層干部代表,做事潑辣有闖勁,但也容易有定式思維,犯經驗主義的錯誤,她在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指引下,最終脫穎而出。
劇集刻畫了基層干部群像,他們為解決群眾身邊的煩心事、麻煩事,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眾多“楓橋經驗”實踐者的幫助下,主人公肖立明逐漸成長為化解百姓難題的行家里手,他的磨合過程也是“笑料”百出,亮點十足,劇情沖突自帶戲劇張力。《此心安處是吾鄉》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預防、立足調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層,切實做到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的實踐要求,用貼近現實的典型人物和生動事例,書寫了基層干部的新時代風貌。
《此心安處是吾鄉》云集了國內一線主創團隊,總編劇劉衛兵曾創作過《小鎮大法官》《藍焰突擊》,導演曹振宇執導過《鶴唳華亭》《大國擔當之埃博拉前線》。劇中主要角色由任重、安悅溪、于謹維、周野芒、田岷、吳其江、楊之楹等領銜主演,劉奕君特邀出演,王勁松、劉之冰、馬元特別出演,全員實力派,以精湛演技塑造了鮮活的人物群像。記者 邱偉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