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間照料中心 托起幸福“夕陽紅”
西平縣推進養老服務提質升級,實現家門口“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社區日間照料中心 托起幸福“夕陽紅”
記者 許靜
日前,記者走進西平縣柏城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只見幾名社區志愿者正淘麥、曬麥,然后加工成面粉用于日常生活。趙書蓮在這里做義工六年了。她說,這里住的大都是孤寡老人。鄉里鄉親的,她一有時間就來照顧他們,除了照顧一日三餐,她和其他志愿者還幫助這里的老人在附近開墾了一片土地,種了各種蔬菜,實現自給自足,增加他們的幸福感。“在這兒生活得很好,平時有人嘮嗑,中午飯有肉和雞蛋,美著呢,感謝黨和政府。”李志全老人說。
這是保健醫院還是日間照料中心?走進柏城街道三里灣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只見幾十位老人正在做肩頸腰腿調理,用儀器一次做40分鐘。“舒服!渾身微汗。里面有中草藥包,祛濕、活血化瘀。”夏全老人邊擦腳邊說。“你看,我們這兒有書法室、剪紙室,還有人下象棋、吹葫蘆絲。”該院院長唐永強說。
柏亭街道黃莊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各種設施齊全。這里的老人可以看書、打麻將、聊天,飯菜很便宜,午飯每人10元、晚飯每人 6元,周到的服務和優惠的飯菜價格吸引了不少老人前來就餐。“小食堂”撬動“大民生”。
來到柏苑街道王店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已是中午。這里的老人已吃上熱氣騰騰的豬肉白菜餡水餃,不愛吃肉的老人吃的則是番茄雞蛋面,患有糖尿病的老人享用的是工作人員做的“小鍋飯”。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大多是五保老人,還有一部分是家中無人照顧的老人,也有自愿來這里居住的,目前共有65位老人。
剛吃過午飯,操場里熱鬧起來,一群“老小伙兒”開始打籃球、踢踢球,精氣神兒絲毫不遜年輕人。休息室內干凈整潔的床鋪、飲水機等設施齊全,三五成群的老人在搓麻將,呈現一派老有所養、其樂融融的景象。
立足民生保障,推進民生工程。近年來,西平縣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成立組織,制訂方案,積極穩妥推進,實現了“托養一人,解脫一家、脫貧一戶、溫暖一方”的目標。
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縣有關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領導小組,為保障托養中心可持續發展,2021年縣殘聯、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等8個局委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規范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管理的通知》,為托養中心的后續發展提供了依據。
根據貧困重度殘疾人群分布情況,結合殘疾人員托養需求,依托民政部門的福利院、敬老院和閑置的學校,在縣城和盆堯鎮、譚店鄉、權寨鎮、師靈鎮、嫘祖鎮、蘆廟鄉,建成7個集中托養中心,投資3354萬元,建筑面積共1.5萬平方米,設置床位450張,對所有有入住意愿的殘疾人全部集中托養,入住人員由最初的50多人增加到236人,托養范圍覆蓋全縣所有鄉鎮,達到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托養無死角。
西平縣第一托養中心、西平縣第二(盆堯鎮)托養中心委托第三方經營,實行公辦民營、政府購買服務,西平縣按照每人每月2200元的標準,實行政府購買服務,讓專業人做專業事,為托養人員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服務。
西平縣建立“政府主導、部門整合,社會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堅持黨建引領,把脈群眾需求,強化基層服務能力,切實解決老年人的大事小事。老人日間照料中心是西平縣近年來推進養老服務提質升級的最新成果,真正實現家門口“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