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麥播基本結束 繼續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
本報訊(記者 劉曉陽 見習記者 劉靜雯)11月13日,淇縣種糧大戶李文周的1430畝麥田,嫩綠的麥苗已有四五厘米高。
眼下,從豫北到豫南,從豫東到豫西,中原沃野一派勃勃生機。據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截至11月13日,全省小麥已播種8505萬畝,占預計面積的99.7%,除信陽麥播進入掃尾階段外,全省麥播基本結束。
“今年土壤墑情整體不錯。”麥播期間,記者跟隨我省知名小麥專家郭天財前往豫北查看麥播情況,他對今年土壤墑情非常滿意,認為播種基礎比較好。
關于今年小麥播期比往年同期略晚,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研究員李向東表示:“一是今年我省秋作物收獲整體偏晚;二是10月份氣溫比往年偏高,兩個因素疊加導致冬小麥播期整體推遲。”
“小麥晚播,減少了冬前旺長容易造成的凍害和倒伏危害,利于小麥安全過冬。”李文周對今年晚播并不擔心,反而很有信心。
李文周的信心來源于科技。這兩年,在當地政府支持和專家指導下,李文周堅持科學種田,對增產增收越來越有信心,地里用上了北斗導航一體化播種機,一道道麥壟筆直、間隔均勻,采用新型鎮壓機,使得整地質量大幅提升。
河南小麥種植面積全國第一,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強,糧食總產量連續6年突破1300億斤。端牢中國飯碗,離不了河南糧,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寄予厚望:“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也是河南“省之要者”。河南小麥生產舉足輕重,在今年麥播開始前,省農業農村廳就及時發布2023年麥播技術指導意見,要求各地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立足于抗災奪豐收,在確保面積穩定的基礎上,以提高整地、播種和種子處理質量為重點,著力抓好品種布局、深耕耙壓、科學施肥、種子包衣、“四適一壓”播種等關鍵技術措施落實。
與此同時,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當地農技人員會同各級小麥專家,深入基層生產一線,狠抓麥播各項關鍵技術措施落實,確保技術人員到戶、技術措施到田、技術要領到人,提高技術覆蓋率和到位率。
種子落地,“管”字上馬。李向東建議,要關注下一步苗情,對于播種較早的,要及時采用鎮壓等手段防止小麥旺長。由于今年墑情好、播種期氣溫高,還應注意草害的發生,及時進行冬前除草,防治病蟲害等。
麥播是夏糧生產的“頭一仗”。8500萬畝種下的是小麥,更是來年豐收的希望。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