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常興鎮:風吹稻花香 沃野好“豐”光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 通訊員 楊明華)碧水繞村流,岸綠風景秀。近日,走進駐馬店市汝南縣常興鎮,只見星羅棋布的養殖場白鷺翻飛、水清魚肥。王集村稻谷豐收,曾莊村對蝦滿塘,許屯村藥材飄香……近年來,常興鎮守護好“米袋子”,豐富好“果盤子”,探尋農旅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徑,努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豐收谷滿倉
常興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去年以來,常興鎮主動與駐馬店薄山湖水庫聯系,引入薄山湖水庫優質水源,讓水稻在最健康的自然環境里生長,生產的大米籽粒飽滿、晶瑩剔透、口感清香,備受消費者青睞。目前,該鎮水稻種植面積達1萬余畝。
近年來,常興鎮圍繞水稻產業優勢,大力發展“天中常興大米”特色品牌,引進投資6000萬元的“稻田花園”項目,積極探索推進農旅融合發展,以金色稻田景觀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提供就業崗位,帶動群眾增收,走出鄉村振興新“稻”路。
“我們依托王集村特有的地理環境和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前期以種植香粳稻、香糯稻、黑糯稻等5個品種為主,初步建成具有觀賞性的稻田公園。下一步,我們將利用3年時間,在園區陸續建設精品民宿等文旅項目,打造集生態旅游、農耕體驗于一體的美麗鄉村田園生活綜合體。”常興鎮鎮長鄧長嶺表示。
對蝦銷四方
在常興鎮曾莊村建興生態水產養殖合作社,前來購買南美對蝦的客商絡繹不絕。
“這幾天溫度適合南美對蝦生長,我已賣了3萬多斤,存塘還有8萬多斤,下個月大量上市,預計產值能達300萬元。”建興生態水產養殖合作社理事長周建林說。
周建林的水產生態養殖場興建于2010年,從原來15畝水面發展到現在300畝,從單一養殖鱔魚到養殖泥鰍、南美對蝦、鰱魚共養等,走出一條水產養殖致富路,畝效益達4萬元,帶動30多戶脫貧戶致富,產品銷往信陽、駐馬店及周邊鄉鎮。
近年來,常興鎮鼓勵農戶養殖鱔魚、對蝦,并因勢利導,創新立體養殖模式,水面養鵝鴨,水下養鱔魚、鯽魚、鯉魚,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培育壯大新型水產養殖經營主體,設立飼料采購點,依托鄉村振興項目建設冷庫,一條完整的水產養殖產業鏈初步形成,全面帶動水產養殖成為農業經濟新增長點。
如今,“一水兩用”的混養模式,在該鎮越來越盛行。全鎮稻蝦混合養殖、鴨鵝魚蝦立體養殖面積萬余畝,年產值6000多萬元。
藥材飄滿鄉
近年來,常興鎮將種植中藥材、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程來抓,以政府引導、合作社幫帶、農戶參與的方式,大力發展以白花蛇舌草、杜仲、白芷、紅花、石見穿、一點紅、半枝蓮等中醫藥健康產業,規劃建設了38家中藥材收購、儲存、初加工合作社,帶動2000多名村民就近就業。
目前,該鎮中藥材種植涉及全鎮25個村(居),面積達3萬畝,畝效益有3000元以上,年產值超億元。
“發展產業,一定要走因地制宜的路線。”常興鎮黨委書記李浩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完善產加銷鏈條,為百姓聚財源,助力鄉村振興。”
如今的常興鎮,農業產業品牌日漸響亮,實現了從扶貧產業發展成富民產業、振興產業的成長。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