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道工程醫院:用創新“關鍵子” 走活發展“滿盤棋”
摘要:與此同時,壩道工程醫院大力發展遠程試驗觀摩、虛擬現實沉浸式體驗、工程案例教學等實踐教學方法,匯聚盤活各類實踐育人資源,發展新工科教育范式,為青年教師培訓、普通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學生實習提供“真場景、真實操”實踐基地,破解人才培養與工程實踐相脫節的堵點、痛點和難點,為培養適...
落下創新“關鍵子” 走活發展“滿盤棋”
——壩道工程醫院探訪記
駐馬店網訊(記者 滑清泉 周由 徐佳瑞/文 弓華靜/圖)高質量發展,從來都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
干,就要有載體、有平臺、有抓手。關鍵是要有創新。
在駐馬店市東部的平輿縣,坐落著一家特殊的“醫院”,它“科室”齊全、專家“云”集,可進行“云端會診”、工程120搶險搶修,科技感濃厚、創新味十足;
它融合了土木、水利、交通等相關工程學科,肩負著固壩修道的使命;
它脫胎于建筑防水產業迭代升級,書寫了“院士經濟”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范例;
它有個響亮的名字——壩道工程醫院。
起勢致廣大,落子盡精微。產業升級需要科技賦能,優勢再造離不開創新支撐。
“要發揮一流人才團隊優勢,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加快成果轉化利用,貫通產學研用,形成一流創新生態。”省委書記樓陽生日前在駐馬店調研時的叮囑言猶在耳。
面對著省委的殷切期望,立足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使命,駐馬店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堅決補上發展短板,讓科技創新成為“最大增量”,努力架起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建好用好壩道工程醫院,正是讓高質量發展之門越開越大的“關鍵之鑰”。
欲建高地 先起高峰
車輿之鄉,川平野闊,是開展足尺試驗的絕佳場所。
10月31日,走進壩道工程醫院,地下倉儲、建筑地基基礎、路基與道面、高速鐵路、綜合管廊、地下管道等足尺試驗設施令人耳目一新。
這所醫院的“患者”不是人或動物,而是堤壩、公路、管道和隧道等城市重大基礎設施,通過分區域模擬建設高鐵線路、城市地下管廊、市政道路等多個1∶1足尺試驗場,為諸多基礎設施領域課題提供科研實體平臺。
近年來,我國工程基礎設施發展迅速、規模巨大,養護修復任務日益繁重,安全保障與可持續運維面臨技術、人才及體制機制等挑戰。
針對工程基礎設施“健康檢測、病害診斷、修復加固、應急搶險”的迫切需求,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提出“工程醫院”理念,“工程醫院”以固壩修道為使命,故取名“壩道”,英文名為“BeSTDR”,意為“工程醫院”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匯聚土木、水利、交通等相關行業及學科的國內外高端專家。
“工程醫院”這一理念和形式,恰恰與平輿縣主導產業之一的防水產業完美契合。
作為“中國建設工程防水之鄉”,平輿縣常年擁有30萬“防水大軍”。但是,一些防水企業產業層次低,新材料、新產品的研發能力不強等問題也尤為突出。
為助推傳統產業優勢再造和迭代升級,在王復明院士的倡導推動下,2022年4月,黃河實驗室壩道工程醫院(平輿縣)中試基地和河南省地下工程中試基地同時掛牌,正式納入省實驗室研究體系,成為黃河實驗室的重要支撐力量。
如今,作為集聚創新要素的壩道工程醫院,已成立了鄭州總院、南方總部、北京總部和72家分院,覆蓋全國23個省區市,逐步形成“跨地區、跨行業、網絡化”的“工程醫院體系”,與河海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鄭州大學等知名高校,中交集團、中鐵裝備集團等龍頭企業,以及縣域周邊的藍翎環科、駝峰防水等30家防水企業形成了強大的集聚帶動效應。
有了一流平臺,才能產出一流成果、形成一流生態。壩道工程醫院正逐漸成為一個吸附資源、釋放動能的“強磁場”,在天中大地引發一場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化學反應”。
產學研用 一體貫通
在壩道工程醫院,“患者”是大壩、橋梁、隧道、地下管道,“醫生”來自哪里?
“‘醫生’是來自全國的30多名院士、大師及其團隊。大家在這個開放共享的試驗場里,向地下工程韌性支護、地下管道非開挖修復、高速鐵路軌道病害診治等‘疑難雜癥’發起沖鋒。”壩道工程醫院副總工程師潘艷輝說。
據了解,壩道工程醫院按照黨的二十大部署要求,聚焦“產教融合、職普融通、科教融匯”迫切需求,提出了“政校企合作、多形式投入”新模式,搭建了“跨行業協同、產科教融合”新平臺,構建了“全天候開放、國內外共享”新機制。
與此同時,壩道工程醫院大力發展遠程試驗觀摩、虛擬現實沉浸式體驗、工程案例教學等實踐教學方法,匯聚盤活各類實踐育人資源,發展新工科教育范式,為青年教師培訓、普通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學生實習提供“真場景、真實操”實踐基地,破解人才培養與工程實踐相脫節的堵點、痛點和難點,為培養適應“大土木”工程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需求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支撐條件。
鄭州大學水利與交通學院2022級博士研究生牛永定就是這個平臺和機制的受益者之一。10月31日,記者在壩道工程醫院路基與道面足尺試驗場見到他時,他正在和10位同學一絲不茍地采集數據。
“我們通過電磁波來探測地下有空洞的地方,就像給病人做B超一樣,然后通過地面鉆孔,注入新型防水材料,達到無損修復。”牛永定告訴記者,這個獨具特色的綜合足尺試驗場,讓他能更好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研成果應用于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
協同創新 佳木成林
一頭連著大學、院所等科研機構,一頭連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壩道工程醫院既是出人才、出成果的科研實體,又是出產業、出效益的“孵化器”,更是出動力、出模式的“加速器”。
在壩道工程醫院一處普通的草坪底下,藏著一個深達28米的地下倉,倉容量達到3500噸,這是全國首個現代地下生態糧庫示范工程。該工程相關成果更是榮獲2022年河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它攻克了韌性防水支護、裝配式糧庫建造等技術難題,可有效改變現有儲存方式,達到了糧油長期保質保鮮、綠色環保、低碳節能、降低糧食損耗的效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大力量。”壩道工程醫院院長助理馮磊說。
不僅如此,壩道工程醫院還踐行“檢測在現場、診斷在云端、專家在全球、服務在身邊”的理念,為眾多工程基礎設施病害診治和應急搶修提供高效服務。
駐馬店板橋水庫廊道、京張高鐵某車站、惠州市鵝嶺立交及昆山地下管道等多項工程疑難病害通過“工程醫院”組織專家會診,提出“對癥施治”方案,得到成功處治;新疆和田至康西瓦公路康西瓦隧道線路設計、大連新機場人工島軟土地基處理等多項工程吸收借鑒了“醫院”專家的意見和建議。
從天中走向中原、從中原走向神州,借助于壩道工程醫院,更多協同創新的“種子”正在“開花結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著強勁動能。
建設一流創新平臺、凝練一流創新課題、培育一流創新主體、集聚一流創新團隊、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如今,創新,正全面塑造著駐馬店新氣質,涵養著奮發精氣神,激勵著前進大膽魄。
責任編輯:劉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