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費司空見慣就合理合法嗎?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及許多地方管理條例都規定,向消費者提供經清洗消毒的餐具、飲具屬于餐飲企業的法定義務,在未征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商家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消費者使用付費消毒餐具。
司空見慣的餐具費真的正當嗎?近日,山東淄博一位大學生在某餐廳用餐后將收費使用的餐具帶走,引發全網對于餐飲行業收取餐具費等隱性附加費用行為的關注。
使用餐具要收費,可謂是餐飲行業的“潛規則”,許多消費者對幾元錢的餐具費也不會較真,有的還覺得飯店畢竟給餐具進行了清洗、消毒,收點錢似乎也沒什么。但仔細想想,提供干凈衛生的餐具,本就是店家的分內職責,也是飲食安全的必要條件。這樣的道理也體現在了立法精神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及許多地方管理條例都規定,向消費者提供經清洗消毒的餐具、飲具屬于餐飲企業的法定義務,在未征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商家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消費者使用付費消毒餐具。可以說,商家收取餐具費既不合理也不合法,還涉嫌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被強迫“買飯還要先買筷”的感覺不錯,但要遏制這種行業亂象并不容易。一方面,在執法力度上,相關部門還有待進一步“亮劍”。目前,雖然存在“違規收取2元餐具費被罰9千”“因強行搭售紙巾被罰2萬”等一批現實案例,但這些“板子”并沒有對全行業產生足夠震懾,也沒有形成長效機制。同時,投訴受理渠道也有待進一步完善,以鼓勵消費者積極維護自己的權益,并及時舉報亂收費問題。
另一方面,沒有你我他的較真,餐具收費也就有了進行下去的底氣。從理性上說,為幾元錢去扯皮確實不劃算,但維權的意義并不完全在于金額本身,而是要表明拒絕被隨意侵權的態度。否則不僅有違規的餐具費,還衍生出紙巾費、茶水費、烤盤費等五花八門的收費,吃壞了市場的肚子,倒霉的是所有消費者。
以更大視角看,不僅僅是餐具費,消費生活中其實有不少“存在但不合理”的現象,但很多人身在其中而不自知,還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了潛規則的維護者。此次一位大學生對餐位費展示出了“初生牛犢”的勇氣,這份較真精神讓輿論表現出了異樣的熱情。“勿以權小而不維。”一個人的有限舉動或許無法改變現狀,但大家據理力爭、共同努力,必能形成“整頓市場”的強大合力。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