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花生
摘要:我見不得父母辛苦,上大學的兒子放假沒回來,妻子暫時有其他原因不能回老家,女兒便自告奮勇地和我一起回老家薅花生,順便體驗一下美麗的田野風光和農民的辛苦生活。父親一邊謙虛地附和著,一邊和母親偷著說:“今年的花生真好,結得真多。”“孫女,可得好好學習啊,看看農民累不累,你歇會兒吧。”
□ 程華偉
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趕到一起,放了整整8天假,完全可以好好規劃一下行程,帶著妻兒開車去曾經向往的地方,給緊張又瑣碎的心靈放個假,還可以去海邊伸開雙臂擁抱海浪,去山巔俯瞰山谷美景……
每年國慶假期恰逢秋忙時節,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什么景致都比不上收獲的滿足。今年的天氣挺讓人無奈,需要灌溉,遲遲不見甘霖,趕上秋收,又三天一大雨,兩天一小雨,田野里的土地像涂了潤唇膏似的,一直濕漉漉的。
中秋節過得挺快樂,父親的姊妹們都回老家看望耄耋之年的爺爺、奶奶。母親早早地炸了姑姑們愛吃的油餅,燉上了喂養了近一年的雞。農村沒啥好吃的,僅僅是純天然的蔬菜,走地雞便成了家人的最愛。酒足飯飽,一大家子人嘮嘮家常,孩子們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跑東跑西,一時間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過完中秋節,父母又開始了忙碌的秋收。擱往年,農村的這個時候是比較清閑的,種玉米,有玉米收割機,像收麥一樣,只需要把玉米拉回家就行了。要是種花生,有機器犁,犁過后晾曬幾天,再用機器收,短短幾天,秋收就完成了。不管是年過花甲的人還是年過古稀的老人,都覺得農忙也不算太累。
今年家里種了幾畝花生,母親腿有滑膜炎,不能長蹲,更干不了重活。我見不得父母辛苦,上大學的兒子放假沒回來,妻子暫時有其他原因不能回老家,女兒便自告奮勇地和我一起回老家薅花生,順便體驗一下美麗的田野風光和農民的辛苦生活。
母親看到孫女回來,就嘮叨我:“干個活還得拉扯個人。”聽到女兒說是自愿的,母親才肯罷休。
還別說,薅花生的這幾天,天氣挺好的,涼風陣陣,偶爾飄過幾絲小雨,倒也愜意。左右地的鄰居都在你追我趕地干著活,嘴里絮叨我家的花生好,今年肯定豐收了。父親一邊謙虛地附和著,一邊和母親偷著說:“今年的花生真好,結得真多。”休息的空檔,大人們說起他們小時候的糗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勞累瞬間減輕了不少。
“爸,這是什么?挺扎人的。”女兒問道。順著女兒的聲音望了過去,“馬泡”,我應聲道。隨著記憶的車輪回到了童年,馬泡既是我童年的玩伴,可以揉著玩,也是解饞的食物,又大又黃又香的可以吃。只可惜多少年沒吃過了,我摘了一個,放在嘴邊,想著吃可是卻怎么也吃不下,畢竟現在的生活挺富足,馬泡只是屬于我童年時代的產物了。
“幾點了?爸。”我被女兒的叫聲拉了回來。我用泥濘的手看了手機說:“十點半。”“哎喲,咋那么慢,啥時候回家啊,我的手、大腿、屁股哪都是疼的。”女兒向我撒嬌道。
“孫女,可得好好學習啊,看看農民累不累,你歇會兒吧。”母親見縫插針地說道。其實這些話,父母在我小的時候說過很多遍,可我從來沒聽進去,現在做了父親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其中的分量。
經過幾天奮戰,花生終于薅完了,父母也長出了一口氣。走在田邊的小路上,聽著鳥兒鳴叫,看著漲紅了臉的紅高粱,偶爾遇見一只野雞從地里飛出來,還有那遠方的放羊人悠然地趕著羊群……
這幾年,家鄉變化好大,廢棄的池塘改造成了荷塘,豐富了農村的生活。豐收節上,通過網絡平臺展示家鄉各種各樣的土特產,許多地方居然還成了網紅打卡地……
回城的路上,渾身酸疼,我挺好奇父親為何如此堅韌,一刻都舍不得停歇。母親常說父親的腰是鐵做的,我知道那是父親對家庭的責任和擔當。
回到家,妻子關心地問我:“累壞了吧。”邊說邊給我按摩肌肉繃緊的地方,“要不別讓父母種地了,明年我一定和你回家一起薅”。“一邊玩兒去吧,來年一定風調雨順。”我和妻子打趣道。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