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促產 借“節”發力 重陽文化之鄉再譜新篇
摘要:據悉,中國·上蔡第二十一屆重陽文化節將于2023年10月23日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舉行。
記者 郭建光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馨。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重陽節已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作為重陽節的發源地,自2003年以來,上蔡縣已成功舉辦了二十屆重陽文化節,今年是第二十一屆,全方位、多角度宣傳重陽文化節,讓文化節承載更加豐富的時代意義,進而把重陽節定義為全國性的節日慶典活動。
蔡侯望河樓 資料圖
茱萸絳囊、菊花酒、重陽糕、白云翁毛筆、老粗布、烙鐵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古蔡特色產品將在上蔡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古蔡特色產品展上亮相,使廣大群眾充分感受民間民俗文化的魅力。上蔡獨特的擔經舞、扁擔轎以及傳統的舞龍、舞獅、劃旱船、秧歌舞等文藝表演也將會與觀眾見面。
今年的上蔡重陽文化節大幕開啟,內容極為豐富。邀請本縣網絡達人,以重陽品牌為主題,推薦本縣特色產品,賦予并強化重陽品牌的商業價值,探索重陽品牌商業價值變現的新模式。重陽節期間,該縣開展尊老敬老模范鄉鎮(街道)、模范村、模范單位評比活動,進一步在全縣形成尊老敬老、崇尚先進的良好社會風尚;舉行“情系重陽日·濃墨頌金秋”書畫采風交流活動,用書畫藝術的形式,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謳歌新時代,弘揚尊老愛老敬老孝老傳統美德;舉行“久久重陽情·三關懷一幫助”活動,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在全縣農村廣泛開展“三關懷(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困難老人)一幫助(幫助困難老人解決實際困難)”活動;在上蔡縣中小學開展“敬老愛老孝老·我踐行·我成長·我快樂”主題活動,使廣大青少年在實踐活動中用實際行動感悟重陽文化實質,感恩長輩,敬愛老人。
九九重陽——探究重陽節的發端之地
“重陽無伴獨登樓,一望川原盡是秋。相國冢荒孤柏在,玩花臺廢野云浮。風高樹葉蕭蕭下,水流龍潭細細流。無奈故人天氣遠,菊黃萸紫總生愁。”如今,位于上蔡縣城西南的望河樓,為“古蔡八景”之一“蘆崗擁翠”描述之地。
望河樓即蔡侯望河樓,是蔡侯望河之處。它的東邊是蔡國故城的宮殿,西邊是汝河故道。西周時期,老汝河經常泛濫。蔡侯專門在此筑臺建樓,登高望河,故稱之為“望河樓”,后九九重陽節起源于此,故又稱其為重陽登高處。時至今日,望河樓仍游人不絕。二門門額上題有“蔡侯望河樓”五個大字。兩側有副對聯,上聯:古蔡春秋處處錦繡堪入畫,下聯:重陽風雅篇篇珠璣皆為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為陽數,九九重陽。
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載:“汝南(汝南郡,治上蔡)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景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于此。”桓景九日舉家登岡山(上蔡蘆岡,古名岡山),家禽家畜代人而死。之后,其家在九月九日,不宰禽畜,吃素過節。魏晉時,九月九日素食遂成節俗,稱為素節。今上蔡東部村民在九月九日仍然吃韭菜餃子。清康熙本《上蔡縣志·風俗·歲時》:“九月九日作棗糕,相饋送,登高簪菊,飲茱萸酒。”
重陽節俗緣起蔡地,中唐后才詔令為重陽節。歲時節俗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現象,源遠流長。2003年,經省內外專家學者論證,重陽節習俗緣起上蔡。
2005年12月1日,上蔡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重陽文化之鄉。2006年3月,上蔡重陽習俗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6月,上蔡重陽習俗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化厚重——古蔡大地,金菊飄香
金秋十月,茱萸飄香。重陽佳節是海內外華人共同的節日,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上蔡古稱蔡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古蔡國的立國之地、海內外蔡氏祖地、秦丞相李斯故里、中國重陽文化之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千年古縣。歷史上,秦風楚韻在此交融,儒法思想在此交匯,涌現出了李斯、翟方進等一大批先賢。在蔡地多處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說明早在5000年前,蔡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在中華民族文明演進的歷史長河中,這里是長江文化與黃河文化、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匯地,并融合齊魯文化與隴陜文化,底蘊豐厚,重陽文化、蔡氏文化、李斯文化、孔子文化、伏羲文化更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朵朵奇葩,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重陽文化源遠流長,上蔡作為重陽節的發祥地,有著三千多年的文明史,人杰地靈,名人輩出,文化底蘊豐厚。近年來,勤勞、睿智、文明、誠信的上蔡人民堅持把發掘文化資源、提高上蔡品位、促進對外開放作為一件大事,連續舉辦重陽文化節活動,上蔡的綜合實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影響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
近年來,上蔡縣委、縣政府加大重陽文化的保護和發掘,著力打造重陽文化品牌,使重陽文化在更廣闊的領域得到弘揚和傳承,通過多種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重陽文化,對重陽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以文促產——菊黃萸紫,敬老情濃
金秋十月,汝南縣三橋鎮溱頭河村的菊花陸續進入采摘期,當地村民忙著管理、采摘、分揀、烘干菊花。近年來,該村通過產業帶動及合作社經營,種植金絲皇菊、洋甘菊、貢菊等菊花品種,發展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在驛城區諸市鎮魏莊村菊花種植基地,藍天白云下,連片菊花金黃燦爛,簇擁成一片金色海洋,點亮了深秋的田野,彌漫著沁人芬芳。基地已形成了以菊花種植、觀賞、采摘、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小小菊花成為“致富花”,為村集體經濟綜合發展提供了新血液,為當地旅游業增添了新色彩,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這是天中大地借助重陽節以“文”促“產”的一個縮影。
21年來,上蔡縣不斷加大重陽文化的傳承和保護,精心謀劃,超前運作,使重陽盛會辦得一屆比一屆強,一屆比一屆出彩。
如今,重陽文化活動在上蔡深入人心,滋潤著古蔡人的文明素養;一批以挖掘、保護和傳承重陽文化為主的精品力作迭出,延伸著古蔡人的文化底蘊,豐富著古蔡人的精神世界……重陽文化,讓上蔡精彩動人。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一個城市的品牌、一個城市的無形資產。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重陽文化以其獨有的形象特點和文化內涵,形成了一種民俗文化形象和民族傳統文化,并逐漸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節日,呈現出特別的魅力和涵蓋的輻射力。
傳統與現代的巧妙結合,賦予了重陽節新的寓意和內涵,演變中又有了質的升華,從而使我國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有了真實的載體,對于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文明發展進步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千年傳承,彰顯古蔡文化的積淀和厚重。保護發展,考量上蔡人的膽略和智慧。
人文精神支撐經濟發展。在經濟加速騰飛過程中,重陽文化被賦予新的使命,確立了更高的價值標準和更豐富的內在要求。茱萸絳囊、桃核雕花等一大批文化產業和文化品牌的崛起,成為上蔡古今交融、經文并進新的路徑選擇。
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讓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迸發。
飛火流霞迎盛世,歡歌笑語賀華章。據悉,中國·上蔡第二十一屆重陽文化節將于2023年10月23日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舉行。堅持“隆重熱烈、務實節儉、貼近群眾、特色鮮明、以‘文’促‘產’”的原則,突出“九九重陽日·殷殷孝老情·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活動主題,弘揚中華孝道和敬老之風,倡導和諧和睦、孝老愛親、誠信友善的時代風尚;以重陽節民俗系列活動為載體,一方面通過內容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傳承孝道美德和重陽習俗,擴大上蔡知名度和美譽度;另一方面挖掘重陽品牌的品牌價值,尋找助推上蔡縣域內傳統產業、服務行業以及相關產業的新商機突破,探索以“文”促“產”的新模式,將重陽品牌“變現”,體現出其應有的商業價值,為加快建設現代化上蔡、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九九重陽,今又重陽。讓我們登高賞菊,把酒臨風,感受古人的重陽敬老情。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