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林鑒賞:米香型酒王——桂林三花酒
駐報全媒體記者 胡霄飛 周游
米香型白酒也稱蜜香型,以廣西桂林三花酒為代表,具有蜜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甘冽、回味怡暢的特點,酒度相對較低。米香型白酒是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以米飯前期固態培菌糖化,后期加水轉缸半液態發酵,液態蒸餾而成,屬于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
桂林三花酒歷史悠久,自宋朝開始釀造,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古時被稱作“瑞露”,宋代,在桂林做官的范成大飲后稱贊“乃盡酒之妙”,可見對它評價很高。至于為何名為“三花”,眾說不一。一種說法是因釀造時蒸熬3次,搖動可泛起無數泡花,質佳者,酒花細,起數層,俗稱“三熬堆花酒”,簡稱“三花酒”。另一種說法是:在搖動酒瓶時,只有桂林三花酒會在酒液面上泛起晶瑩如珠的酒花。這種酒入壇要堆花,入瓶要堆花,入杯也要堆花,故名“三花酒”。
三花酒除供飲用外,還可供藥用、烹調菜肴等,因而銷路廣,銷量也大,舊時以小本釀酒而發財者不少。因此,桂林民間流傳順口溜:“想要\富,燒酒磨豆腐。”抗戰期間,桂林人口驟增,消費水平高,尤其是1941年香港淪陷以后,外國酒的進口量大大減少,酒精來源困難,各行業均以三花酒代替酒精用途。由此,桂林釀酒業急劇發展,僅三花酒糟坊就有40余家,加上兼營的,超過百余家,僅泥灣街(今解放橋東岸沿河街)一帶就有安泰源、朱長興、羅永貞、恒吉祥等六七家之多,以安泰源的三花酒最有名。如今,桂林三花酒在兩廣、上海、武漢、北京、天津乃至港澳都享有盛譽,被譽為“桂林茅臺”。1964年被評為廣西名酒,銷往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責任編輯:曾富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