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封神》幕后為何選擇挑戰“三部連拍”?
摘要:此外,《封神》在道具制作方面做出很多嘗試。吳學軍解釋,電影拍攝周期長,可能有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也希望將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難題的過程記錄下來,未來可以復盤。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 上官云)從暑期檔以來,《長安三萬里》《封神第一部》《堅如磐石》等影片給網絡社交平臺帶來了一個又一個話題,從電影工業升級到電影的美學追求、故事情節等等,都是網友討論的對象。
不久前,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提名名單公布,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美術等9項提名,引發熱議。
對此,記者先后采訪了《封神三部曲》美術指導、人物造型指導葉錦添、執行制片人吳學軍以及戲用道具美術指導趙首藝,揭秘“封神”電影幕后的故事。
神話電影拍攝的“工業升級”
曾有觀點認為,《封神第一部》在工業水準上將中國神話電影提升了一個檔次。
相較于電影工業化,吳學軍更喜歡“工業升級”這個說法,衡量標準包括預判市場容量、嚴格按工序推進創作和制作的銜接,制作過程中科學管理等等,確保忙而有序,無縫銜接。
影視新科技新技術的應用,尤其對于類型電影來說,虛擬拍攝、動態捕捉等,在創意的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等方面為電影的升級提供了更多可能。
龍德殿是貫穿《封神三部曲》的重要場所,從設計開始到能夠拍攝,至少需要六個步驟。
對此,吳學軍說,“劇本需求”是上述工作的核心。首先要根據劇本內容,查閱資料并做出相應場景風格參考,繪制概念圖、氣氛圖,明確這一場景在不同場次中的環境氣氛。
到了繪制電腦三維模型、形成數字資產的環節,這時就要將之同步給視效部門,用于制作預覽及準備后期視效資產。以小比例模型制作出等比例人物關系,為分鏡腳本提供依據。
道具設計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完成后,緊接著是打樣測試,在此基礎之上,全部門協作,確定搭景內容,細致到提前確定威亞掛點,照明組和道具組的進場時間等等。
進場搭景時,往往需要置景、效果、陳設和照明組按照早晚班方式交替工作,完成各工種的置景工作以及道具陳設,交景后,演員帶裝走戲和彩排,調整燈光設計,然后才能進行拍攝。
挑戰“三部連拍”
2014年6月,《封神》開始第一次策劃會議,2016年9月籌備采風,2017年1月開始建組,2018年8月開機,到2023年7月第一部上映時,已經進入了第十年。
三部連拍的模式也有風險。比如,每部影片的制作和上映時間有不可控性,而且隨著時間流逝,觀眾可能對影片內容記憶度下降,進而影響觀影群體的粘性等等。
“拍這種電影,沒什么過往經驗可借鑒。”以預算為例,吳學軍說,《封神》是三部曲連拍,需要多大規模的制作團隊?什么級別的演員?這些都是做預算時需要解決的問題。
“預算只是個例子,困難從始至終。可以說,封神的制作過程就是一直在打怪升級,一路遇到難題,一路解決難題。”吳學軍如是說道。
美學追求是怎樣的?
故事情節之外,《封神第一部》的美學特征以及道具設計等等也是觀眾討論的話題。
葉錦添一行人曾前往河南安陽考察,也走訪了很多廟堂,參考了雕像、水陸畫等。回到北京后,又仔仔細細地梳理了相關資料。
在葉錦添的思考中,這部電影中的人物造型、建筑等都要注重古典美,但同時要有啟發性,讓觀眾從新的角度了解“封神”這個神話故事。
“東方精神講究的虛實并置,我一直尋求重新找到它的表達方法。心的意向跟現實的意向的對比,也反映在龍德殿的創造上。”他說。
在服飾上,四大伯侯都有分別的各自的顏色與它的圖騰,再加上朝歌,就是以五行的顏色為基礎,這種設置是一種文化的融匯,建構起整個美學體系,便于觀眾區分人物。
此外,《封神》在道具制作方面做出很多嘗試。趙首藝舉例,包括鬼侯劍等在內的很多武器都是立體的,有的前后兩面不追求純粹的對稱性,側面看上去也有造型,結構更加復雜。
為了在大銀幕上達到理想效果,那些對精度要求較高的武器,基本都是三維建模,然后用3D打印技術制作各個部件,再結合手工鑲嵌等傳統工藝,最終將設計實體化。
片中的兵器是查閱了大量古籍資料,并參照現代審美進行設計的,遵循了使用者所屬陣營、兵種、文化傳統等原則,將抽象的殷商社會等級和禮儀制度予以視覺化呈現。
遺憾與期待
有意思的是,《封神》特意拍攝了幕后紀錄片,叫做《封神之路》。
吳學軍解釋,電影拍攝周期長,可能有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也希望將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難題的過程記錄下來,未來可以復盤。也希望能夠分享給同行,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如果觀眾看到了,就可以系統地了解到一部電影的誕生。同時,我們還有專門的側拍團隊,像場景搭建的逐個拍攝都由側拍團隊完成,素材也都會共享給紀錄片團隊。”他說。
“電影被稱為遺憾的藝術,《封神》由于缺乏三部連拍的經驗、可以借助的資源,在籌備早期走過一些彎路。”吳學軍指出,例如一些海外工作人員的資源,曾經經歷過換人。
回顧整個拍攝過程,吳學軍說,劇組想要回歸電影制作的傳統本質,認真對待每一個制作環節;也希望專業化的流程,讓劇組前后參與的8000多人積累經驗,再將這種工作模式,帶到他們之后進入的其他影視項目中。
“我們希望電影上映后能被大家欣賞,也希望填補中國電影在神話史詩這個類型上的空白。同時,能通過大眾化的講述方式,將封神的故事講到海外。”他表示。(完)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