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田里的“黑科技”丨“兩城一谷”探創新
摘要:河南數智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研發工程師 張永勝:剛剛我們看到的數據就是通過這四根數據傳感集成桿傳來的,它們可以采集光照強度、大氣溫度、大氣濕度等大氣數據,也可以采集土壤溫度、土壤濕度等土壤數據,集成桿兒上還有圖像傳感集成系統,可以實時查看作物生長情況,我們可以根據...
在中原農谷里,除了有神奇的種子和完善的種業鏈外,一塊塊種子田里,還藏著哪些我們不知道的黑科技?一起去看看。
新鄉市平原示范區農技推廣站站長 師戰波:按照咱測的數據,氮是每千克10點多毫克,磷鉀是每千克60多毫克,這對咱的地都是適中的,但是秸稈還田消化氮,咱這一次多補點氮,平常用的都是15:15:15的配方肥,今年你加成18:17:5,把它調一下。
種子田種植大戶 薛紀周:鉀少點,氮加點。
種植大戶薛紀周今年種植的2000多畝種子田,即將迎來冬小麥播種。農技專家給的技術指導,讓他一下放了心。精準的配方施肥,數據來自中原農谷的數智大腦。它的終端就是田間這一個個數據傳感集成桿,它利用配備的超聲波多元素觀測站、攝像裝置和邊緣計算網關不斷收集田間數據信息,實時回傳到中原農谷數智大腦。
河南數智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研發工程師 張永勝:剛剛我們看到的數據就是通過這四根數據傳感集成桿傳來的,它們可以采集光照強度、大氣溫度、大氣濕度等大氣數據,也可以采集土壤溫度、土壤濕度等土壤數據,集成桿兒上還有圖像傳感集成系統,可以實時查看作物生長情況,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實時傳輸來的數據分析作物的生長情況,給出合理的種植建議。
而這,只是中原農谷數智大腦賦能小麥田間管理的開始。新鄉市共有種子田110萬畝,其中60多萬畝位于中原農谷區域內。在中原農谷展廳里,各種病蟲害監測設備一應俱全,已經覆蓋了種子田小麥的全生命管理周期。
河南數智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創新工程師 婁軍艷:首先高空測報燈,它主要是針對高空遷飛性害蟲,它的燈柱可以高達1000米,另外一臺蟲情測報燈,它主要針對2米以內的作物病害進行一個預警防控。這兩臺設備搭配的話,一個是對高空,一個是對低空的害蟲進行一個全面的防控部署。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陳培闖:這些科技智能設備,相當于是給小麥裝上了一臺“監測儀”,對種子田種植管理全周期的各類數據了如指掌。但這還不是最厲害的,在未來,還有一個更加厲害的秘密武器,就是我身邊的這臺設備。
河南數智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研發工程師 張永勝:這臺微波輻射計,可以說是給小麥注射了“生長素”。前期在實驗室研究,通過控制微波輻射計的能量,來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尋找農作物生長的最佳劑量和有害劑量,以此來促進農作物的高效增質穩產。
此外,中原農谷的高標準種子田里,還建有氣象觀測站,布設了宇宙射線區域土壤水分監測儀等先進設備,通過“智慧之眼”,就能動態監測各類農業氣候資源、農業氣象災害等。
河南數智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總經理 李楠森:我們通過數據匯集,數據分析以及場景應用來輔助科學研究,來構建我們現代農業的生產管理體系,同時切實地去促進農業的高效、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張倩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