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輕喜劇意外突圍 《蘭閨喜事》演的是古裝婚戀講的是當代情感
摘要:雖然也有觀眾指出,劇中四妹春可靈的人設過于魯莽,春家女兒人人都有好歸宿的設定也過于懸浮,但能夠在喜劇效果與價值表達中找到平衡,讓“下飯劇”變得值得回味,確實讓《蘭閨喜事》的類型突破值得稱贊。
在《西出玉門》《好事成雙》等一線陣容大劇的包圍中,一部在知名平臺獨播的小成本喜劇《蘭閨喜事》以黑馬之姿意外突圍。它不僅被冠以了“古裝版《粉紅女郎》”的名號,而且迅速晉升為當下年輕人的“下飯劇”之選。
中式幽默借用了現代價值觀
《蘭閨喜事》圍繞著寡婦母親杜如玉(劉琳飾)與四個女兒的生活日常和招婿趣事展開。劇中,杜如玉拉扯四個性格迥異的女兒長大,為了她們的婚事,不惜舉家遷往繁華的江臨城。盡管相親路不順,但女兒們的真命天子還是以各種意外的方式出現了,由此引發一連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故事整體圍繞著春家四個女兒的婚戀展開,有觀眾評價該劇的風格如同古裝版的《粉紅女郎》,每個人物的設定都十分典型,而每一集也都會有一個關乎女性情感選擇的主題。
恨嫁又虛榮的老大春錦榮一心希望嫁入“豪門”,老二春佩蘭默默照料,家庭卻經常被忽視,老三春半夏一心讀書最具獨立思想,而老四春可靈講究,義氣卻稍顯頑劣。劇集為四個女生安排了截然不同的“官配”,而不同的情感關系中女性的選擇,則充滿了當代的價值取向。
劇中注入了不少當代價值取向去重構古代女性的婚戀觀,一開篇就交代了大姐春錦榮年近三十的“恨嫁”狀態,還設定了“女人三十不出嫁,要跟官府交罰資”的時代背景。
劇中還出現了非常現代的“姻緣橋”相親,性格特征截然不同的四姐妹在婚戀問題上也各有想法,大姐看似虛榮其實十分獨立,二姐佩蘭的犧牲型人格,半夏堅持的讀書至上和可靈的行俠仗義,其實恰恰反映出靈活自由的婚戀選擇,更接近當代女性的生活狀態。可以說,該劇除去古裝的“表”,表達的還是當代女性婚戀的“里”。
幽默短劇突破古裝類型限制
從體量來看,僅24集的《蘭閨喜事》是一部妥妥的“短劇”。該劇的創作團隊也來自《生活對我下手了》系列短劇,從當初三五分鐘的情景喜劇轉向完整結構的古裝喜劇,該團隊并沒有破解“短變長”的適應問題,反而將短劇中情節緊湊、人物鮮明的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
該劇借用章回體標題來結構每一集,故事主題密切圍繞春家女兒們展開,故事的起承轉合也自帶密集笑點。不少觀眾甚至看出了《武林外傳》的熟悉感,春家一個寡母帶著四個女兒組成的大家庭如同當年的同福客棧,故事在春家展開,不同的人物來來去去,又先后配對。每一對的感情線面臨的問題如同生活中的不同樣本,春家女兒的選擇代表了主創希望表達的婚戀觀,因此故事不僅停留在喜劇效果,在笑過之后也能夠引人深思。
這種價值表達的傳遞顯然也讓《蘭閨喜事》在古裝喜劇的類型里有了新突破,它并沒有囿于要做喜劇的效果而停留在膚淺的抖包袱中。女性向的題材使其天然融入不少女性獨立的思考,女性如何爭取自己的感情,如何處理親情的羈絆,又如何在自我與感情中尋找平衡,都借由輕松搞笑的劇情傳遞出來。
雖然也有觀眾指出,劇中四妹春可靈的人設過于魯莽,春家女兒人人都有好歸宿的設定也過于懸浮,但能夠在喜劇效果與價值表達中找到平衡,讓“下飯劇”變得值得回味,確實讓《蘭閨喜事》的類型突破值得稱贊。
該劇在播出期間備受關注,甚至與大制作的《西出玉門》不相上下,觀眾口碑也持續走高。《蘭閨喜事》打破了傳統古裝喜劇只能插科打諢的類型局限,在制作層面脫離了粗制濫造,服化道的精致程度不亞于大型古裝劇。該劇與《鵲刀門傳奇》等多部作品共同成為了今年古裝喜劇賽道的黑馬,而觀眾的認可也恰恰印證了市場對好喜劇的內容需求,小體量的古裝喜劇或許會因為其小而美找到新的發展方向。記者 李夏至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