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不到房就到急診過夜?網絡攻略別亂抖機靈
摘要:就診人員如果沒病裝病,在前幾個階段就很容易被甄別出來,醫生也不會無視事實情況,按照攻略上的說法“只開吸氧、不開藥”。因此,所謂的急診過夜攻略只是“看上去很美”,里面的很多描述都與就診常識相悖。就診不是“過家家”。
近日,有博主在某社交平臺上發帖“分享經驗”,建議網友如旅游訂不到房間,可以到醫院急診室掛號留宿。據網傳截圖顯示,該博主強調:三甲醫院等大醫院相當于五星級酒店,有貼心的服務,有護士幫忙看管行李,還有舒服的躺椅。
這位博主還詳細描述了急診室的“入住流程”:晚上10點后到醫院急診窗口掛號,在分診臺量血壓、體溫,“確認自己沒病”后洗漱,就診時謊稱咳嗽、喘不過氣,要求醫生吸氧,不開藥,“花費30元就能在醫院躺椅上過夜”。
說穿了,這份攻略就是忽悠大家通過裝病,達到低價“蹭”醫院住宿的目的。有在急診科工作的醫務人員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以往工作中確實遇到過裝病前來就診的人,一般也不會去刻意揭穿,會按正常診療處理,該檢查檢查,該勸回去休息就勸離。
眾所周知,急診科往往是醫院中病人最集中、病種最多、搶救和管理任務最重的科室。特別是在就診高峰期,醫生要迅速判斷病因、進行緊急救治,分診臺馬不停蹄、手忙腳亂的情況也并不少見。這時,沒病裝病的“羊毛黨”上線,不僅會干擾正常的醫療服務秩序,給醫務工作者增添不必要的麻煩,還可能耽誤其他病患的寶貴就診時機。不客氣地說,這就是在惡意擠占醫療資源,是一種缺乏公共道德的做法。
而且,現實中,所謂的“急診入住流程”也不會如攻略中那般“絲滑”。急診流程通常包括登記分診、醫學評估與檢查、診斷治療、觀察監護、住院或出院等。就診人員如果沒病裝病,在前幾個階段就很容易被甄別出來,醫生也不會無視事實情況,按照攻略上的說法“只開吸氧、不開藥”。
即便真的進入輸液、輸氧等提供躺椅或病床的環節,也要在治療完成后及時騰位,通常不會完整覆蓋睡眠時間。再加上醫院急診室中人群紛擾、燈光亮如白晝的整體環境,基本無法實現博主所說的“舒服又安心”的蹭住體驗。因此,所謂的急診過夜攻略只是“看上去很美”,里面的很多描述都與就診常識相悖。
就診不是“過家家”。對此,每個人都應該有基本的是非判斷,盲目跟風并不可取。如果明顯干擾了正常就醫秩序,有必要通過嚴懲教唆者、設立誠信“黑名單”等方式,重申醫院作為公共服務機構的嚴肅性。
24小時ATM、候車室、地下停車場、火鍋店包間……近年來,隨著“特種兵式旅游”的流行,網絡上出現了許多“思路清奇”的省錢住宿攻略,相關道德爭議和安全隱患一度引發熱議。一些博主為了博取眼球、制造噱頭,還會有意無意地扭曲事實,炮制類似“夜宿急診室”等明顯不靠譜的“攻略”,誤導部分預算有限、好奇心強、社會經驗不足的年輕人跟風。
對于此類內容,相關網絡平臺還需增強警惕,通過暢通舉報渠道、優化推薦算法、做好風險提示等方式,優化內容生態,讓用戶看到更多真正實用、靠譜的出行小貼士,而不是亂抖機靈、擊穿法律道德底線的“損招”。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