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椒大產業
摘要:惠龍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2010年成立,位于老李村。通過干部帶頭、黨員帶動,該鎮已發展大棚青椒種植3200畝,形成了“春種瓜、秋種椒”的種植特色,實現了“產業有特色、集體有積累、群眾有收益”的新局面,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活力,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賦能增效。
記者 付建強 弓華靜 文/圖
村民在惠龍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辣椒種植大棚采摘青椒。
正值大棚青椒豐收季,近日,記者走進上蔡縣五龍鎮惠龍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辣椒種植大棚,只見青椒掛滿枝頭、青翠欲滴、長勢喜人。采摘、裝袋、搬運、過磅、裝車……村民忙碌的身影、幸福的笑容,讓人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
大棚四周是一望無際的花生田。一排排白色的大棚整齊排列成一個矩形,猶如一塊白色的氣墊鑲嵌在綠色的田地里,十分壯觀。
“今天上午已經采摘了3000多斤青椒,正在裝車運往外地。今年雖然雨水多,但是沒有影響青椒的生長,產量高于往年。”惠龍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小樓興奮地告訴記者,合作社有120個大棚,今年秋季種植的品種有泡椒、螺絲椒、線椒。青椒苗是在今年6月份栽下的,8月份開始上市,每天都可以采摘,一直持續到12月份。一個大棚占地一畝,可以栽種青椒苗2000棵,產量為10000斤。惠龍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大棚屬于冷棚,通常在春季和秋季使用。在春季種植甜瓜、西瓜,到了秋季種植青椒,這樣一年下來,一個大棚能夠實現20000元的收入。
張小樓介紹,惠龍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青椒果實較大、辣味較淡、耐藏易運,吸引了大量本地商超、個體批發戶及外地客商前來洽談合作,有些客商直接上門收購,也有很多青椒被椒農發往重慶、西安等大城市。
惠龍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2010年成立,位于老李村。該合作社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健康、綠色”的發展理念,以種植早春西瓜、甜瓜及延秋青椒為主。種植的西瓜以省農科院提供的新疆天山原種“8424”為主,采取鋼管拱棚、生育期全地膜覆蓋、膜下灌溉、不重茬的種植模式。“8424”西瓜為早熟品種,第一批在4月底至5月初就能上市,大面積成熟是在6月底至7月初,生長過程中不使用催紅劑、催熟劑、膨大劑等,確保綠色、健康。“8424”西瓜坐果性好、皮薄、汁多、甘甜爽口。2017年,該合作社生產的西瓜通過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并頒發了無公害農產品證書,2019年12月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并頒發證書。2020年,該合作社種植的“五龍西瓜”獲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證書”,2022年注冊了“五龍老李”商標。至目前,該合作社流轉土地610畝,已帶動周邊鄉鎮種植“8424”西瓜6000多畝,創造了5000多萬元的生產效益;開展西瓜、甜瓜科學種植技術及綠色健康發展培訓,受益人數8000多人,經技術培訓后畝均增收3000元。
據了解,五龍鎮有種植青椒的傳統。2009年,五龍鎮開始嘗試種植青椒,因為無經驗、無技術,青椒產量和效益都不盡人意。2010年,五龍鎮開始在大棚內大規模種植青椒。近年來,五龍鎮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聚力“一村一品”目標,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爭創“產業興旺星”。通過干部帶頭、黨員帶動,該鎮已發展大棚青椒種植3200畝,形成了“春種瓜、秋種椒”的種植特色,實現了“產業有特色、集體有積累、群眾有收益”的新局面,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活力,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賦能增效。
“我們合作社準備發展溫棚100畝,可以種植西紅柿、黃瓜、茄子、西葫蘆等反季節蔬菜,不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而且真正為廣大村民帶來長期穩定的經濟收入。”張小樓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