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穿越千年,《國樂詠中華》在喀什上演
摘要:而胡晨韻把嗩吶這種古老樂器的最新發展形式帶給喀什大學的同學們,幫助他們“開了眼界”,樹立了對民族傳統樂器的信心:“你們和我一樣都是演奏者,希望你們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創新本民族樂器的演出形式。 技藝精湛的上海演奏家們也被喀什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所滋養。
4218公里,這是上海到喀什的空中直線距離;2000多年的時光,是我們祖先篳路藍縷開辟陸上絲綢之路留下的歷史年輪。8日晚,上海民族樂團與喀什地方劇團、昆侖歌舞團攜手,在喀什古城著名景點“高臺民居”為當地居民奉上了《國樂詠中華》(喀什行)收官演出,也為樂團此前在喀什基層四縣的“潤疆”之旅畫上了圓滿句號。
全場小紅旗飛舞,希望大上海的樂團能多來
演出開始前,從甘肅來喀什工作的王艷就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不停打電話催她的同事趕快入場。“在喀什,這樣的演出太少了。”王艷告訴記者,自己因為工作原因錯過了之前上海其他藝術院團帶來的表演,這次早早地托人“搶票”。“平時我家電視里就愛放這些節目,這次能來現場感到非常滿足。”
在王艷與全場觀眾熱情揮舞手中小紅旗的“沙沙”聲中,《國樂詠中華》(喀什行)以一曲《絲綢之路》開場。隨后,哈力甫·熱依木手中的艾捷克與張佳偉的二胡共奏一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不同民族、不同樂器、不同文化背景的兩位演奏家,在音樂上的對話交流如此和諧,毫無阻礙。前一刻,觀眾還處于焰火般綻放的情緒之中,而當笛簫演奏家趙韻夢的獨奏響起,現場很快就被帶入悠遠寧靜、古意盎然的心緒之中。這首《醉山水》由趙韻夢的簫、李春旭的竽、楊凈的中阮、李晨曉的大阮、陸莎莎的古箏、胡嘉倩的鼓合奏完成,六種古代中原地區的樂器演繹“酣歌山水處,高蹈天地闊”的意境,為喀什當地觀眾展現了古代中原地區人民的山水情懷。此外,在《納百川》的演奏中,喀什觀眾發現原來民樂也可以如此“燃”。王音睿的一首令人熱血沸騰、酣暢淋漓的打擊樂,在全場氣氛達到頂點之際,胡晨韻的嗩吶發起了挑戰。他先以詼諧歡快的曲調強勢切入鼓聲中,然后再以嘹亮鏗鏘的曲調繼續燃炸全場。對這場鼓與嗩吶的“對決”,觀眾給予了經久不息的掌聲。此外,演出當晚還有《天山意象》《十二木卡姆》《共同家園》《昆侖之春》《塔什瓦伊》《新疆是個好地方》等多首曲目。
在喀什的演出之前,上海民族樂團就與喀什地方劇團昆侖歌舞團共行,在三天內行程850公里,為當地百姓帶去精彩演出,而喀什四座縣城的觀眾們,也以他們奔放的熱情回應了演奏家們的辛勞付出:在莎車縣老城文化中心,孩子們觀看演出后長久地圍著演員們撫摸樂器;在澤普縣中央廣場舞臺上,臺上臺下熱情共舞;在葉城融媒體中心演播大廳,消防員小伙子們喝彩不停。在巴楚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許多沒凳子的觀眾站著也要聽完全場。來自巴楚鎮銀泰社區15居委會的努拉洪·買買提是當天演出結束后最晚離場的觀眾之一,面對記者的提問,買買提笑容燦爛,不停地說著“好好好……”之后,就在記者轉身離開之際,買買提忽然從背后趕上來,用不標準的普通話一字一句認真地說:“希望大上海的樂團能多來。”盡管當地百姓言語樸實,但他們對上海音樂家高水平演出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帶來民樂發展前沿視野,攜手推進融合創新發展
喀什地方歌舞劇團的麥合木提·艾力名字有點長,所以他讓別人喊他“小艾”。從俄羅斯學成歸來后,會演奏多種樂器的小艾在樂團里不得不當一個“多面手”:“我們缺乏不少樂器的演奏人員。”喀什的音樂極富地方特色,音樂人才輩出,但是在民族音樂的傳承上往往是師徒制,相對缺乏系統性和規模性,而上海民族樂團此次的“文化潤疆”不僅是服務當地群眾,也為喀什的同行們帶去了上海民樂領域的前沿視野和探索——嗩吶演奏家胡晨韻以及指揮姚申申,在準備演出之外,還抽出時間為喀什大學音樂學院的同學們開設講座。
喀什大學音樂學院的老師表示:“沒想到講座的效果這么好。”當時正是喀什大學暑假結束后的開學第一天,坐在同學們中間,最能明顯地感受到他們的情緒變化:從一開始的矜持,到聚精會神地投入,再到按捺不住要唱歌跳舞的臺上臺下互動。嗩吶,這種在很多人心中存在刻板印象的樂器,竟然還能這么玩?當講臺上演示嗩吶融入樂隊演出的視頻時,同學們的注意力全被吸引了;當胡晨韻用嗩吶演奏流行音樂《悟空》時,不少男同學跟著一起哼唱;當嗩吶版本的新疆當地名曲《古麗》響起時,2020級的秦秀英和麥爾哈巴·喀哈爾兩位同學站起來,奔向講臺,伴隨音樂翩翩起舞。麥爾哈巴告訴記者:“從來沒想到嗩吶還能有這么潮流的表演,自己就越來越激動,忍不住就跳舞了。”不少民族的傳統樂器,由于種種原因往往落后于時代發展,年輕人對傳統民樂的親和度也有待提升,而胡晨韻把嗩吶這種古老樂器的最新發展形勢帶給喀什大學的同學們,幫助他們“開了眼界”,樹立了對民族傳統樂器的信心:“你們和我一樣都是演奏者,希望你們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創新本民族樂器的演出形式。未來靠你們!”
技藝精湛的上海演奏家們也被喀什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所滋養。姚申申說:“足踏新疆的土地,呼吸新疆的空氣,與新疆的演奏家們共同學習交流,收獲滿滿。”一路走來,“原生態”的民族文化風俗,感動著音樂家們,“大家手中彈著、拉著,心里哼著、唱著的民族音樂,更鮮活、更正宗了!”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