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孝親的種子 盛開向善的花朵
摘要:其實老人們的要求并不高,做晚輩的只要多花點心思陪伴他們、關愛他們,一家人經常坐下來吃吃飯、談談心,或者像許同學一樣幫爺爺實現看黃山的小小愿望,他們就會感到滿滿的幸福感了。正所謂,“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吳燏函
有位作家曾動情地指出:“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近日,駐馬店大三小伙許曉東暑假打工掙錢帶爺爺看黃山迎客松的新聞感動了無數人,祖孫倆的聯系不僅沒因時間的流逝和地域的阻隔而疏遠,反而愈發深厚,生動詮釋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家庭文明是社會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社會風氣才有好的基礎。家庭和睦,社會才能和諧;家教良好,未來才有希望;家風純正,社風才會充滿正能量。許同學年幼的時候得到了來自爺爺的溫暖和鼓勵,長大后他也不假思索地把同樣的愛回饋給爺爺,他手臂上被鋼筋劃出的道道血口子和“邋里邋遢”的外表正是這種愛意的具象表達。正能量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尤其是在價值多元、聲音多樣的當下,這樣相親相愛、向上向善的動人故事足以感召人、影響人,激勵人們見賢思齊、擇善而從。
人生是一場不斷攀登高峰的旅程,也是一場需要時時回頭看、時時放心不下的旅程。父母在,親人在,家就在,根就在。我們要用心呵護這一持續滋養過我們的根脈,把敬老孝親的傳統美德融入入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點點滴滴,不分時間、不分地點,讓它成為家庭、社會的常態。其實老人們的要求并不高,做晚輩的只要多花點心思陪伴他們、關愛他們,一家人經常坐下來吃吃飯、談談心,或者像許同學一樣幫爺爺實現看黃山的小小愿望,他們就會感到滿滿的幸福感了。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古代選拔官員,注重的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正所謂,“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在家盡孝、家道和順,當一個人“私德”無瑕疵,才擔得起大任和重托。而千萬“家和”的力量終會匯聚成強大的精神動力,為國家和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這個能量是巨大的,是驚人的,是無堅不摧的,它讓中國人有了戰勝任何困難的底氣和信心。
對中國人來說,敬老孝親是我們精神與基因的凝萃。我們每個人,正一次又一次、一代又一代,將敬老孝親的人文精神與文化基因深深復刻。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