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細心的醫療服務溫暖“銀發群體”
摘要:適老化還要體現在服務層面,既要實現線上服務便捷化,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更要注重線下服務人性化,比如設立助老志愿服務站,專門針對就診的空巢、失獨、殘疾老人提供“一對一”陪診服務,推出“最后100米”服務,接送老年人直達醫院,加強醫保標準化窗口建設,落實“好差評”制度…...
吳燏函
近日,上海同濟醫院一位“明星掛號員”上了熱搜。她對老年人掛號種種需求的耐心回應,給患者帶來了舒心的體驗,更有附近常來就醫的患者,寧愿排長隊,也要在她的窗口前掛號,有患者直言“我在你手里掛號,毛病好了一半”。其受歡迎程度,堪比年輕人追捧“網紅”店。
對于患病的老年人來說,在醫院享受到的細心服務勝似一劑良藥。在醫療服務越來越數字化的情況下,更多老年患者依然面臨著數字鴻溝,難以享受數字福利,在看病流程上,遇到不少困難。而老年人對“明星掛號員”的追捧也折射出貼心醫療服務的稀缺,以及適老化服務水平還有待提高。醫療服務如何進一步“適老化”?當城市面臨老齡化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雙重命題,這個問題變得更為迫切。
適老化要體現在硬件設施層面,在改善細節上下功夫,比如調低病房高度,重新布置院內標識、燈光、洗浴設施,將各病區、康復醫學科、門診部之間的門檻等障礙拆除等。適老化還要體現在服務層面,既要實現線上服務便捷化,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更要注重線下服務人性化,比如設立助老志愿服務站,專門針對就診的空巢、失獨、殘疾老人提供“一對一”陪診服務,推出“最后100米”服務,接送老年人直達醫院,加強醫保標準化窗口建設,落實“好差評”制度……
總體來看,醫療場景下的適老化建設仍呈現區域不平衡、不充分的特點,有些地區推進得早,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有些地區起步得晚,效果還未充分顯現。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把老年人的健康、權益、尊嚴時刻放在心上,爭取早日見成效。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