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關系緊張 印度建議在加公民“小心”
摘要:加拿大與印度多年來在錫克教徒反印抗議活動這一問題上矛盾不斷。印方則說,錫克教徒在加拿大舉行反印抗議活動,宣揚分離主義,煽動針對印度外交官的暴力,破壞外交館舍,莫迪在峰會間隙向特魯多表達強烈關切。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印度外交部20日發布最新旅行建議,提醒印度公民在加拿大期間保持“最大程度警惕”,因為該國存在“日漸增加的反印活動”。
此前,加拿大政府稱,加方在追查印度政府特工與一名加拿大籍錫克教人士遭槍殺之間的潛在聯系。加方因此驅逐了一名印度高級外交官。印度指責加方說法“沒有事實依據”并驅逐了一名加拿大外交官作為報復。
這是2019年8月8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拍攝的印度國旗。新華社記者張迺杰攝
印度外交部20日在最新公告中說,鑒于加拿大境內反印活動、仇恨犯罪和暴力犯罪增加,印度建議所有在加公民和打算前往這個國家的公民保持“最大程度警惕”,在加學習的印度學生要“格外小心”。
據路透社報道,在加印度學生接近32萬,約占加拿大國際學生總人數的40%。
本月18日,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說,加拿大安全機構過去幾周一直在緊密追查有關印度政府特工與加拿大公民哈迪普·辛格·尼賈爾遇害之間的潛在聯系,加方已向印方情報和安全主管官員表達深切關注。特魯多敦促印方配合加方徹查這一事件。
尼賈爾45歲,上世紀90年代從印度移民至加拿大。他主張印度部分地區獨立,2020年7月被印方列為恐怖分子。今年6月18日,尼賈爾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薩里縣一處錫克教文化中心外遭槍殺。
加方沒有提供相關證據。作為回應,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否認印度政府與尼賈爾遇害有關,稱加方說法“荒謬”“沒有事實依據”且“別有用心”。加方此舉是“把焦點從受加拿大庇護、繼續威脅印度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恐怖分子和極端主義者”身上轉移開。
加拿大獲美國聲援,后者同樣敦促印度提供其掌握的尼賈爾遇害相關情況。
除印度旁遮普邦以外,加拿大的錫克教徒數量最多。據美聯社報道,加拿大有77萬名錫克教徒,占全國人口將近2%。在印度,部分錫克教徒尋求在北部旁遮普邦建立獨立國家,甚至采取暴力方式。
加拿大與印度多年來在錫克教徒反印抗議活動這一問題上矛盾不斷。2020年,旁遮普邦等多地農民大規模抗議政府推行的農業改革,其中不少人是錫克教徒。特魯多參加國內印度裔錫克教徒活動時對上述抗議活動表達支持,印方指責加方干涉內政。
特魯多說,他本月初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參加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就尼賈爾被殺事件“直接”向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表達了加方關切。印方則說,錫克教徒在加拿大舉行反印抗議活動,宣揚分離主義,煽動針對印度外交官的暴力,破壞外交館舍,莫迪在峰會間隙向特魯多表達強烈關切。
兩國今年早些時候曾表態希望年內初步敲定雙邊貿易協議,但由于在錫克教徒問題上的矛盾,談判現已暫停。(陳立希)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