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河南

文明交流互鑒 發展共創未來

2023-09-21 10:27 來源: 大河網-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付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與會專家認為,要系統整合黃河文化資源,在保護傳承黃河文化中挖掘新的精神、理念和價值,全面提升黃河文化的歷史、社會、經濟等價值,形成有新時代特色的黃河文化體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精神力量。

黃河落日。馬 健 攝

少林寺門前的武術表演。馬 健 攝

大美嵩山。李 焱 攝

  “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樣性與交流互鑒”分論壇——

  推動世界各大河流域文明比較研究

在“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樣性與交流互鑒”分論壇上,國內外學者圍繞“全球視野下的古代文明研究”主題開展了深入交流。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證實,距今5300年前后,包括長江、黃河和西遼河流域在內的廣大地區陸續進入文明階段,各地區密切互動,形成“多元一體”的“中國交互作用圈”,奠定了中華文明起源的基礎。

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介紹了黃河上游甘肅慶陽南佐遺址的最新考古發現。南佐遺址是距今5000年左右仰韶文化晚期面積最大、工程量最大的聚落遺址之一。南佐遺址宏大的規模和展現出的強大組織調動能力,是區域政權出現的最有力的證明。韓建業認為:“當時黃土高原地區已經明確進入文明社會,出現了一個早期國家。”

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起源的先驅和代表之一。牛河梁遺址考古工作隊領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賈笑冰介紹,遼河流域牛河梁遺址的一系列發現,揭示了紅山文化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延續了北方地區長久以來的傳統,同時接納與整合其他地域傳統,形成重禮儀輕世俗的開放、包容的社會體系,奠定了北方“原生型文明”的基礎。

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是長江中游地區已知分布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且等級最高的史前聚落群。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孟華平教授表示:“在屈家嶺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時期,長江中游地區成為中華早期文明多元格局中的重要代表,而石家河遺址是其中最突出的載體,可視為長江中游地區早期文明的中心,具有文化引領與文化輻射的重要地位。”

南方科技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唐際根教授認為,商王朝作為黃河文明的代表之一,在文字、建筑、青銅器鑄造、天文歷法、數學等方面體現出突出的創新性。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介紹了三星堆遺址祭祀區的考古發掘、文物保護與多學科研究成果,他表示:“三星堆遺址展現了3000多年前的古蜀文明與中原夏商王朝的密切交流,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等提供了更為有力的考古實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介紹了周代諸侯國曾國系列墓葬的發掘與研究情況,曾國系列考古發現揭開了不存于文獻的周代諸侯國曾國的神秘面紗,構建了曾國長達700余年的歷史,同時也為周代諸侯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標尺。

中外聯合考古成果豐富。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洪都拉斯人類學和歷史研究所合作,開始了對瑪雅文明重要城邦科潘遺址的發掘,這是中國考古學家主持的在中美洲地區的第一個考古項目。2018年,首支中埃聯合考古隊在埃及卡爾納克北部孟圖神廟區域開展考古。目前,考古發掘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楊建華教授對黃河流域和兩河文明起源進行了比較研究。

  “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分論壇——

  開展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的對話

作為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分論壇之一的“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分論壇(嵩山論壇2023年會)9月16日在登封市開幕。本屆年會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展望天下文明”為主題,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等單位承辦,海內外30余位學者就主題開展交流與對話。

嵩山論壇組委會主任張廣智在開幕致辭中表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華夏先民留給我們的思想智慧精華。”

國際哲學學院院士、維也納大學哲學系教授赫爾塔·納格爾-多斯卡爾、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執行院長王中江、深圳大學國學院教授景海峰、清華大學政治學系長聘教授任劍濤、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成、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陳赟等學者在論壇上發表了主旨演講。專家們認為,精神性的議題對當代哲學至關重要;當下文明的飛躍式進步,為中國傳統文化開辟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當今時代,人類世界必須擁有一個多元、韌性和整合性的和平愿景;地球的未來命運需要更加溫和而有效的全球治理;世界迫切需要形成平等的國際秩序,解決經濟、生態等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

9月16日下午,論壇的重磅環節——“大變局與世界哲學的精神轉向”主題對話在嵩陽書院“將軍柏”下舉行。耶魯大學環境學院講師瑪麗·伊芙琳·塔克、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姚新中、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鄧秉元、維也納大學終身教授路德維希·納格爾、美中后現代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治河等參加了對話。對話學者認為,隨著歷史發展,我們如何通過文明對話找到一條通往和平與文化理解的路徑?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值得關注。

論壇第二日在鄭州市舉行。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方朝暉、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立勝、耶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約翰·格里姆、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韓星、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胡治洪、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再林、外交學院教授蘇浩、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鄭淑紅、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茂澤、哈佛大學政府系研究學者李漢松、圖賓根大學研究學者柯樂山等20余位專家學者就“多元現代性與人類文明新形態”和“坤厚載物:精神人文主義視域下的坤道關懷”兩個議題進行研討。在閉幕式環節,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喬清舉作了題為《“天下觀”的文明意義》的主旨演講。

  “中華文明與黃河文化傳承弘揚”分論壇——

  黃河文化的韌性與中華文明的連續性

“中華文明與黃河文化傳承弘揚”分論壇9月17日在河南鄭州舉行,主題為“黃河文化的韌性與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分論壇由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等近20家單位的40多位學者參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震中作了題為“多彩一體和兼收并蓄的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包容性”主旨報告,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方輝、中國歷史研究院—河南大學黃河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魏繼印先后主持主題報告。

西北大學教授陳洪海認為,黃河上游地區的農業經濟是東部相鄰地區仰韶文化農業人群向西拓展的結果,此后手工業與商品貿易逐步成長、冶金技術也傳入并發展。文化交流推動了文明進程,齊家文化時期的社會復雜化表現表明其已進入早期文明階段。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黃富成表示,鄭州商城內城東南角書院街墓地主墓M2出土銅器、金器、玉器等隨葬品216件,是鄭州商城目前出土隨葬品最多、種類最豐富、等級最高的貴族墓葬。書院街墓地闡釋了鄭州商代王都關鍵的文化內涵,在夏商文明演進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對探討早期國家禮樂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陜西師范大學教授侯甬堅提出,黃河流域的農耕社會培育出民眾愛好和平的思想,未雨綢繆、有備無患的防災意識,以“自我克制”為特征的道德文化,以及吃苦耐勞、性格堅韌、自強不息、勇于抗爭的精神氣質。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表示,黃河及與其相連互通的運河對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影響越來越彰顯。最遲在戰國時期,人工溝通黃河、淮河的鴻溝水系形成,加強了中原與周邊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為以后秦漢大一統創造了條件。自隋代開通以后,連接南北的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提出,黃河流域文化旅游帶應形成三區協同、五帶串聯、多點輻射的空間結構。要優化文化旅游資源的配置,處理好公平與效率、局部與整體、當下與長遠的關系,建立黃河文化旅游帶的協同機制,推動黃河流域文化旅游帶協同發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分論壇——

  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人民幸福河

9月17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分論壇在鄭州舉行。這是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分論壇之一,由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承辦。

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圍繞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形成了一系列建設性觀點。

依法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深入實施。與會專家表示,黃河保護法頒布施行,為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要將黃河保護法列入普法宣傳的重要內容,廣泛宣傳黃河保護法的立法意圖、實踐要求、適用范圍等,推動全社會形成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系統推動流域大保護大治理。與會專家認為,要堅持系統觀念,立足全流域和生態系統整體性,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筑牢生態保護基準線;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剛性約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的保護治理;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上游水源涵養、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濕地生態系統保護。

扎實促進全面綠色低碳轉型。與會專家圍繞黃河流域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提出建議:加快產業生態化,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加強綠色技術創新方向引導等。

建好用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與會專家建議,要整合資源、創新方法、完善機制,促進黃河沿線重要文化遺產科學保護、合理利用、世代傳承等。

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與會專家認為,要系統整合黃河文化資源,在保護傳承黃河文化中挖掘新的精神、理念和價值,全面提升黃河文化的歷史、社會、經濟等價值,形成有新時代特色的黃河文化體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精神力量。

縱深拓展文旅融合發展空間。與會專家提議,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文化元素的黃河專題文化旅游線路,建設一批黃河博物館、黃河文化體驗館等場館,精選一批傳統技藝等非遺項目。

積極開展區域探索。與會專家對沿黃各省區的實踐探索進行了總結,青海、四川等地加強生態修復及綜合治理,甘肅、內蒙古、陜西等地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寧夏、山西、山東等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不斷強化流域合作。與會專家認為,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省際區域合作機會日益增多,統籌協調機制要盡早完善,加快實現政策規劃協調、防災減災聯動、執法監管協作、信息協同共享。

持續深化河南實踐。與會專家談到,河南要注重發揮優勢、彰顯特色,特別是作為農業大省,要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把生態保護好、把產業發展好、把文明傳承好,奮力推進沿黃鄉村全面振興;要加快改革開放創新步伐,持續激發內在活力動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 国产精品视频yy9099|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网|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www国产91| 成人免费视频69|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三级视频|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波多野たの结衣老人绝伦| 全彩福利本子h全彩在线观看| 草莓视频在线免费 | 欧美视频日韩视频| 免费又黄又爽1000禁片| 美女让男人捅爽|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导航| 国产一区在线mmai|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5555在线播放免费播放| 大胸姐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中国明星16xxxxhd|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 韩国理论电影午夜三级717|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av片| a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好紧的小嫩木耳白浆| 一道本不卡免费视频| 我和室友香蕉第二部分| 中文字幕色综合久久| 无翼乌日本漫画|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