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老家,你還記得嗎?
摘要:看著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用面塑捏出不同的造型時,張新芳感到很欣慰,面塑文化得到了新一代的接受。
駐馬店網訊(記者 李賀建)對于70后、80后的人來說,你童年時的老家是什么樣?
駐馬店市面塑非遺傳承人張新芳在推出“老家河南”《80后的追憶》系列一、系列二后,于近日又推出系列三。
作品展現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豫南農村老家風貌。灰瓦泥墻、門前柿子樹、庭院壓井……仿佛就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面塑,也叫捏泥人兒。它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種人物或動物形象的傳統民俗藝術,是在中國民間做面花食品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張新芳十多歲就學習捏面人,如今從事面塑藝術近三十載,經過多年的細心鉆研,可以解決傳統面塑不宜長期保存、變色、開裂的難題。
走進他的手工坊,桌上擺著大大小小的彩色面泥以及散在桌上各種各樣的面塑工具,桌上還擺著剛剛完成的惟妙惟肖《80后的追憶》系列三。
張新芳雙手下的人物,都是那么惟妙惟肖,精細入微,但是每一個作品的完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每年要用200公斤到300公斤面粉,一個作品短則需要一個星期,長則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比如這個系列三就用了45天才完成。”
手工人物真正的靈魂,在于他們一顰一笑的神態,“對于我來說,每一個作品都融入了精力和情感,每個人物都有他們的心情、他們的故事。”
他的桌子上,堆著各式各樣的工具、不同顏色的面泥,中間擺放著未完成的卡通面塑,身后的柜子上陳列著大大小小不同的傳統人物作品,楊靖宇、關羽、王昭君、楊貴妃仿佛這里可以與傳統人物對話,了解他們的過去。
“面塑改變了人生的軌跡,也改變了生活,對它一見鐘情,為之著迷,這或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老師教的是手法技藝,還是要靠自己平日練習,過去的幾十年里他一直沒有放松。“總是要有那么一些人不為名與利,默默堅守著一些轉瞬即逝的文明。無論多么艱難,也要默默堅守。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用雙手呵護到底。”
面塑已經成為張新芳生活的全部,他創作了幾百件面塑作品。通過日積月累的練習和鉆研,他的面塑技藝得到了飛速提高,仿佛擁有一種魔力,讓他能夠堅持下去。
如今,張新芳小有名氣,很多人也會慕名來學習,“面塑的靈魂在于對塑造人物投入的情感,是難以在流水線復制的產品上體現出來的,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對于我來說,每一個都有他們的故事,是有情感的,是有生命的。
“有些東西是不能丟失的,一旦丟失便永遠找不到了,那是上千年的文明,不應在我們這個時代而將它遺忘。”在張新芳身上,有著對面塑文化的執著。
現在的孩子只知道外國的橡皮泥、水晶泥,卻忘記了中國傳統的面塑技藝。為了能夠讓面塑文化得到傳承,讓新一代了解,張新芳經常參加公益活動,去學校給孩子們上面塑手工課,引導孩子感受中國傳統面塑文化的魅力。孩子都特別好奇,勁頭十分高漲,拿著七彩的面團跟著老師一起制作。回想當時,張新芳笑著說:“孩子們對面塑很有熱情,他們很喜歡手工。”看著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用面塑捏出不同的造型時,張新芳感到很欣慰,面塑文化得到了新一代的接受。
現如今,制作傳統面塑的人越來越少,傳統面塑面臨著失傳的地步。對于張新芳來說,面塑文化的傳承是非常重要的。他覺得面塑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得到傳承。傳統面塑造型或許很難得到年輕人的青睞,加入現代卡通動漫的元素,能夠將面塑文化與新時代結合,創造不一樣的感覺。在張新芳的手工桌上,除了傳統人物外,還可以看到一些可愛的卡通形象,比如現在流行的小豬佩奇、哪吒等,面塑以新的形象進入人們的視野,得到人們的認可。
2000多年的面塑歷史,每一代都有它的傳承人,每一個傳承人都會在之前面塑的配方上做進一步的改良。張新芳說,現在的面塑經過改良,手感、配方上面都比以前更有進步。他在不斷地摸索,不斷地改良,使新的面塑配方能夠得到新一代人的認可。
據了解,第十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于9月21日至24日在鶴壁市朝歌文化園舉行。本屆文博會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南省商務廳、鶴壁市人民政府主辦,以“文創點亮美好生活”為主題,主會場設在鶴壁市朝歌文化園,同時設浚縣古城、淇縣朝歌老街、淇濱區櫻花文化商業街、鶴壁書城、智游鶴壁·游客服務中心等10個分會場。通過展示文化創意產品、舉辦系列文化活動,匯聚文化產業資源、促進文化交流合作,著力打造文化創意產品交易平臺,進一步推動中原地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張新芳受邀參加第十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并將攜帶他的作品《80后的追憶》系列三參加。2019年,他創作的第一套農家院《80后的追憶》榮獲駐馬店市第三屆文旅商品大賽“銀獎”,現收藏于駐馬店市文化館非遺展館。第二套《80后的追憶》榮獲河南省民間藝術大賽“一等獎”,在2022全國面塑創作展榮獲全國20名“精品獎”,作品現藏于山東省菏澤市美術館。我們預祝張新芳的《80后的追憶》系列三也能同樣給駐馬店市爭光,給我們帶來驚喜。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