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為筆 雕刻別樣人生
摘要:在王海亮眼里,雕刻不僅僅是一門手藝活,還凝聚人的思維、發揮想象的再創造。王海亮依靠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手法,累計創作了既具有傳統木雕韻味又包含現代理念的作品達數百件?,F在,王海亮想好好地把雕刻技藝傳承下去,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關注這門民間手藝。
駐馬店網訊(記者 李賀建)在市區汝河大道東段臨街的一棟小樓房中,不時傳出“叮叮當當”的敲擊聲,雕刻藝人王海亮手執一把細長的刻刀,用扁平的鐵錘有節奏地敲擊著刻刀尾部,在木板上雕刻“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40歲的他,圓圓的臉龐中透著一絲堅毅。
王海亮熱情地帶著記者參觀他的工作室,梅蘭竹菊、詩詞、對聯……每一幅作品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木板或石頭上。
王海亮一邊帶著記者參觀他的工作室,一邊講述著自己與雕刻的故事。他出身書香世家,從小就對文字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他在上小學時,就和父親一起為村民書寫春聯。在一本美術書上,王海亮第一次知道了雕刻??虉D上那美妙絕倫的花紋和鏗鏘有力的刻字令他心花怒放,就因為“一見鐘情”,他決心要把這個手藝學會。
“根據木頭、石頭等自然的形態加以創造,以自身豐富的經驗加以想象,善用精湛的技藝加以雕琢。”這就是王海亮的雕刻方法。
王海亮告訴記者,他打算雕刻一件年年有魚的作品。在刀具的一鑿一錘之間,一塊平平無奇的木頭逐漸顯露出各式的紋路,伴隨著木屑的掉落,那原先形態模糊的荷葉變得栩栩如生起來。木材上端薄,他便將其雕刻成好似出水的荷葉,像婷婷舞女的裙子。在木身中端生出明顯的附贅,面對著凸起的鼓包,他將其設計成蓮子,提升了作品層次,乃畫龍點睛之筆。記者端詳著整個作品的模型,荷葉與蓮子錯落有致,整個作品輪廓清晰,仿佛使人置身于生機勃勃的荷塘,那綠意盎然之景赫然映入眼簾。
“做木雕要會‘因材施刀’,作品才能鮮活有靈性。”王海亮說完,便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為了讓自己的雕刻更上一個臺階,王海亮堅持每天練字,他在幾年前就取得了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資格。他還喜歡閱讀,像是要把他少年時因家貧沒能讀的書全要補過來一樣。
在王海亮眼里,雕刻不僅僅是一門手藝活,還凝聚人的思維、發揮想象的再創造。這些年他通過不斷摸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不僅把握住了形態的特征,更追求神韻。王海亮依靠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手法,累計創作了既具有傳統木雕韻味又包含現代理念的作品達數百件。
現在,王海亮想好好地把雕刻技藝傳承下去,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關注這門民間手藝。
正如古代名人張衡所說,“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在同齡人眼里,王海亮就是愛拼、肯干、聰明的人。相信他靠勤勞的雙手和執著的追求一定會實現他心中的夢想。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