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走進小城市是好事兒
摘要:今日駐馬店 2023-09-18 09:54 駐報評論員 吳燏函 河南南陽“迷笛音樂節”、河北張家口“MTA天漠音樂節”、浙江諸暨“西施音樂節”……近段時間以來,音樂節在全國遍地開花??h域需要音樂節,音樂節也需要縣域,二者可謂一拍即合。
吳燏函
河南南陽“迷笛音樂節”、河北張家口“MTA天漠音樂節”、浙江諸暨“西施音樂節”……近段時間以來,音樂節在全國遍地開花。與往年不同的是,越來越多音樂節走出一二線城市,在三四線城市乃至縣城落地。
音樂節,在露天場所舉辦,由多位藝人輪流演出,可與數萬名觀眾現場互動,自帶時尚、自由、熱烈、狂歡等屬性。因此,近10年間,從“草莓”到“迷笛”,從“氧氣”到“西湖”,眾多音樂節“廠牌”接連涌現,使音樂節演變為一種潮流生活方式、一個文化消費符號。
縣域需要音樂節,音樂節也需要縣域,二者可謂一拍即合。對于一線城市,音樂節是純粹的文娛活動,是戲曲周、動漫節、藝術節等之外一種尋常的城市文化消費業態供給。而對小城市,音樂節顯然承載了更多期待,不僅要滿足本地居民的文化娛樂需求,還希望能借其IP和表演者知名度,帶動小城市“出圈”。尤其是穩經濟、促消費的大背景下,音樂節和演唱會既能在短時間里引流,又能順勢推介當地形象和產業,因而成為了各地文旅部門最有力的抓手。
四面八方涌入的人潮,對小城市來說是機遇,同樣也是挑戰。事實上,此前的小城音樂節和演唱會過后,社交媒體上不乏吐槽,比如交通擁堵、配置不專業、表演質量參差不齊等。因此,政府工作人員,包括場地方、現場商戶、周邊小店等,都要樹牢主人翁意識,把音樂節當成自己的事兒來辦,補齊服務短板。另外,音樂節是個綜合產品,優質的演出陣容固然重要,但是要實現差異化發展,在與一線城市的競爭中贏得人氣,還是要打好“音樂+地域文化”牌,各地文旅部門要和運營方深入挖掘本地獨特的資源稟賦和文化底蘊,打造特色氛圍。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