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發展“庭院經濟”點亮鄉村振興“滿天星”
摘要:近年來,汝南縣把發展“庭院經濟”與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有機結合,積極推進“庭院+產業”模式,在打造美麗庭院的基礎上,引導村民利用空閑庭院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果蔬、荷花、中藥材種植等,不僅美化了環境,還把曾經的“方寸閑地”變成增收寶地。
變農家“方寸閑地”為增收寶地——
汝南縣發展“庭院經濟”點亮鄉村振興“滿天星”
記者 鄧丹華
9月13日,記者走進汝南縣羅店鎮李崗村葉建芳家看到,幾十盆荷花雖已過盛花期,但飽滿的蓮蓬散發出誘人的清香。
“種植荷花不僅能美化環境,還能增收。”葉建芳說,“去年,村里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庭院荷花種植,獲得了一定的收益,今年幾十戶村民都擴大了種植規模。”
“我去年種了20盆,賣了800元。雖然掙錢不多,但放在院里確實很美,尤其是花開時節。”79歲的石靈芝說。今年她種了60盆,按去年每盆賣50元算,收入能達3000元。
近年來,李崗村堅持以美化鄉村環境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增加群眾收入為宗旨,鼓勵村民“宜花則花、宜草則草、宜菜則菜、宜果則果”的原則,全方位做足“庭院經濟”文章。如今,走進李崗村各村組,家家戶戶院子內外綠意盎然、果蔬飄香,“庭院經濟”和鄉村美化相得益彰。
近年來,汝南縣把發展“庭院經濟”與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有機結合,積極推進“庭院+產業”模式,在打造美麗庭院的基礎上,引導村民利用空閑庭院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果蔬、荷花、中藥材種植等,不僅美化了環境,還把曾經的“方寸閑地”變成增收寶地。
和孝、韓莊、東官莊、常興等鎮引導群眾在自家庭院及村道兩旁、河流兩岸、公共閑置土地上因地制宜種植集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于一體的花木、果樹等,使村里呈現“花香春夏、果滿秋冬”的獨特景象。
“房前屋后空閑的土地整理出來,種上夏枯草后,庭院變美了,收入也增加了。”和孝鎮呂屯村村民呂運清說,他家院內外種植的夏枯草,賣了1000元。
小庭院蘊含著大潛力。除了種植,汝南縣很多農村家庭還發展起代加工項目。“每家每月有 2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收入,電費、話費、油鹽醬醋等家里開銷用不完。”在汝南縣金鋪鎮金鋪社區錦玉麥草畫傳承人姚玉娥的家里,談起在家里干活的好處,幾名婦女說。
汝南縣有三家公司經營麥草畫行業,有500多人在自家小院制作麥草畫,做到養家、帶娃兩不誤,在方寸庭院間,講述著致富的故事。
汝南縣張樓鎮河北村村民謝玉玲說,他們鎮企業多,年輕人都到工廠務工,她年齡大了,跑著不方便,就把材料拿到家里加工,每月也能掙2000~3000元。在她的帶動下,村里的好幾位老人也紛紛加入編藤隊伍。
庭院雖小,作用不少。當閑置的土地資源被有效盤活,業態繁多的“微經濟”正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