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寶來科普③】你知道嗎?鉆石也有“河南造”
編者按:科普教育是提高公眾科學素養、促進科技創新和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途徑。 9月17日是全國科普日,本次科普日的主題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大河網特別推出“河寶來科普”主題策劃,讓科普河南自主創新的“黑科技”帶你解鎖科學密碼、領略科技魅力。
大河網訊 都說“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鉆石是一種天然的碳晶體,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硬的一種自然物質。碳原子在地球深部、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結合成了晶體,逐漸形成了鉆石。
作為超硬材料,我國在工業方面對鉆石有著大量的需求。20世紀60年代,中國為擺脫金剛石進口依賴,開始進行人造鉆石的研究。鮮為人知的是,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是我國超硬材料的開創者,先后研制出了我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和第一顆立方氮化硼。三磨所作為“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生產力促進中心”和“高性能工具全國重點實驗室”,為河南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助推河南超硬材料和培育鉆石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并在產業規模上占據世界優勢地位,使河南成為培育鉆石的世界工廠。
培育鉆石,是指由工廠和實驗室制作出來的人工合成鉆石。目前培育鉆石主要方法有兩種——HTHP(高溫高壓)技術和CVD(氣相沉積)技術。HTHP技術是在10GPa高壓和3000℃以上的高溫下,模擬天然鉆石生長過程,通過碳元素層反應將石墨轉換成鉆石;而CVD技術是在高溫等離子作用下,含碳氣體被離解,碳原子沉積在種子晶體上形成鉆石。
培育鉆石與天然鉆石的外觀、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完全相同,而價格卻只有天然鉆石的1/3左右,曾掀起了超硬材料領域的工業風暴。
隨著培育鉆石技術的不斷發展,培育鉆石從工業進入珠寶行業,由于培育鉆石的品質完全可以與天然鉆石媲美,得到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市場潛力巨大。
據不完全統計,河南每年產出工業級人造金剛石約120億克拉,培育鉆石原石超過600萬克拉,其中相當一部分出口到印度等地切割加工,發往歐洲、北美等區域。而河南供應著我國超80%的培育鉆石原石。
全球培育鉆石看中國,中國培育鉆石看河南,河南是培育鉆石生產大本營。鉆石是奢侈品的代名詞,它美觀、高貴。坐擁巨大產能的河南有望把原本高高在上的鉆石變成平價產品,并由此幫助國人實現鉆石自由。(魯玲 牧堃 劉曉明/視頻 韓雨松/海報)
責任編輯:胡志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