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內外兼修”的高標準農田
摘要:除了注重建設和維護農田基礎設施等“外在”,我們要更注重修煉“內在”,下功夫提升耕地地力、改良健康土壤,促使土壤“水、肥、氣、熱”與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高度協調,實現高標準農田旱澇保收、高產穩產。
□ 吳燏函
高標準農田成了鄉村振興中的“網紅”詞。近年來,駐馬店已建成高標準農田835.28萬畝,占耕地保有量的59.2%,建成區每畝年均增產糧食120公斤,畝均增加收入320元,新增和改善灌溉達標面積202.4萬畝,年節約水量11051萬立方米……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利于改善耕地質量,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量。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于農”的“三藏”戰略落到實處。
我們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實施方案,并分步驟、分梯次加速落實。立足我市特殊的自然環境,要把筑田埂、土地平整、修渠道、修機耕道等基本功做扎實,大力推進“小田變大田”,實現田間道路全覆蓋通達,推動農田“優質、集中、連片”,加速農田生產力進一步釋放,推進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生產,讓“糧田”真正變成“良田”。
除了注重建設和維護農田基礎設施等“外在”,我們要更注重修煉“內在”,下功夫提升耕地地力、改良健康土壤,促使土壤“水、肥、氣、熱”與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高度協調,實現高標準農田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在西平縣老王坡農業現代化示范區,高標準農田服務中心監控大屏實時顯示天氣、墑情、水質、苗情等數據。工作人員只需要敲擊鍵盤,輸入參數,即可精準操控農機設備。未來,我們要繼續實施農田地力提升、深化“土地托管”、完善服務管理配套等方式,利用大數據分析、水源運行監控、耕地質量監測點、小型氣象預報站等科技設備,創新種植模式,讓土地重新煥發勃勃生機,讓越來越多村民嘗到甜頭,從土地上看到新的希望。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飯碗。打造“內外兼修”的高標準農田,我們的飯碗才會端得越來越牢。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