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月餅”不能逾越食品安全紅線
摘要:消費者還要慎重購買朋友圈的“私人定制月餅”“手工月餅”,購買月餅要通過正規渠道,仔細查看月餅的主要成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信息,并檢查是否有SC標志。
中秋佳節臨近,種類繁多的月餅又上市了。傳統的月餅往往含糖和脂肪偏高,普通人吃多了容易變胖,糖尿病病人吃了影響血糖。所以“無糖月餅”作為一種自帶健康光環的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南京市第二醫院營養科營養師王霞提醒,“無糖月餅”并非真的無糖。(9月9日《揚子晚報》)
我國《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 0.5克/100克即可標注無糖。實際上,目前市面上的月餅能達到這一標準的幾乎沒有,而為了保持傳統月餅的甜味,有些商家選用甜味劑來代替傳統的蔗糖。麥芽糖醇作為甜味劑,吃太多了會導致腹瀉。如果人體過量攝入麥芽糖醇,會引起胃痙攣和腹脹,出現腸鳴、腹瀉等腸胃不適癥狀。
其實早在2021年,知乎的低糖月餅“吃了拉肚子”登上熱搜,知乎就“腹瀉月餅”一事道歉,稱初衷是提供更健康的低糖月餅,忽略了用來代替蔗糖的麥芽糖醇可能會導致一部分人不耐受,帶來身體不適。不僅某些“無糖月餅”存在糖醇不耐受的問題,此前有調查顯示,一些所謂的“低糖月餅”,經過多種營養成分檢測,并沒有經過特殊工藝處理,總體油脂含量高,部分食品油脂含量竟然高達40%。所謂的“無蔗糖”月餅中卻含有極易引起血糖升高的麥芽糖。可見那些打著“無糖”“保健”等字樣的月餅,不見得就健康,還可能暗藏健康風險。
這就需要監管部門加強對月餅市場的監管,對“掛羊頭賣狗肉”、虛假宣傳的商家,依法依規予以查處,要提高不法生產商家的違法成本。商家制售“低糖月餅”“無糖月餅”,不能虛假宣傳,應注明相應的消費提示,如明確禁忌人群等,讓消費者明白消費,避免給消費者造成誤導。
消費者也要理性消費。正如中消協提醒的,要理性看待“打折”“促銷”“保健”“無糖”等概念,按需購買,避免浪費。而且,不管是“無糖”月餅還是其他月餅,往往都是高熱量,都不宜多吃,不要掉進了“無糖”的消費陷阱。消費者還要慎重購買朋友圈的“私人定制月餅”“手工月餅”,購買月餅要通過正規渠道,仔細查看月餅的主要成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信息,并檢查是否有SC標志。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