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車
摘要:架子車就這么轉啊轉啊,直到我長大、上學……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鄉鎮糧管所交公糧的情景:每年六七月,一輛輛裝滿麥子的架子車排著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隊朝糧管所方向拉去,他們焦急等待著質檢員驗收,有時從早上等到月亮升起,那是一道道司空見慣的風景。
李 勤
我家樓房臨街而建,今天我在三樓往下看,聽到一個聲音“菜板、菜板,手工打造,誰要菜板”,尋聲找去,一位年近六旬的老漢拉著架子車自南向北吆喝著,車上裝著尺碼大小不一的案板和搟面杖。這年頭還有拉架子車賣貨的?感覺架子車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了,突然看見它,既熟悉又親切,思緒一下子回到40多年前。
20世紀80年代的農村,架子車是一種常用的運輸工具,也是農民的重要生產資料,種田、拉麥、蓋房、走村串戶做生意都靠它。這種架子車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木車廂,一個車軸。車廂是用結實的木料做成,兩邊的車轅有長有短,木車廂套在車軸中間,再配一根結實的攀繩。兩手握住車把,肩上套上攀繩,弓腰屈腿向前拉動。
每到收獲季節,農村的漢子就一輛一輛地拉著架子車下地了,拉車的多是男人,車上坐著婦女和孩子。小時候,父母經常用架子車拉著我和弟弟、妹妹下地。六七月份天氣熱時,為了給我們遮陽,父母讓我們待在架子車下面玩,而他們或戴著草帽,或頂著毛巾弓著腰在麥地里揮舞著鐮刀,雖然大汗淋漓,可臉上卻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慢慢地,我長大了,能扶住車把了,可以幫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了。那時沒有化肥,莊稼施肥得靠人或畜生的糞便,積攢幾個月的糞肥需用架子車一車一車拉到田間地頭。那時,院子里有一個糞窖就是收集肥料的。裝糞時,我一手扶住車把一手捂住鼻子,母親或者父親用鐵锨一锨一锨往架子車上裝,裝滿后母親駕轅,而我用一把鐵锨在后面推著。就這樣,一車一車地拉著,年復一年……
據父親講,架子車的前身是馬車,還有雙把的,收麥時裝車肯定用長的。小時候下地干活,我經常坐車上,母親拉著我下地,回家時車上都裝滿糧食或者柴火,我只能在后面跟著,或者在后面推車,可以助一臂之力。
架子車是老人和小孩兒的代步工具。過去走親戚也靠它,老人、小孩兒可以坐車上。記得是1983年的秋季,嬸子回娘家走親戚,我摟著才半歲的堂妹坐在架子車上,她拉著我們步行8里多地走親戚。每年冬季,母親都拉著架子車去接姥姥到家住倆月。在這倆月里,姥姥在我家紡線織布,然后準備好我們幾個小孩兒過冬的棉衣,再把所有的被子拆洗一遍,直到春節前再用架子車把姥姥送回家。
那時游戲很少、玩具更少,晚上小伙伴一起推著架子車的輪子在空地上瘋玩,你追我趕、互相碰撞,和現在的碰碰車相近。我特別愛玩轉車輪,特別是和小伙伴比誰把車輪轉得更快、轉得更響。我耳邊常常響起母親“瘋妮子、破小子……”的訓斥聲。架子車就這么轉啊轉啊,直到我長大、上學……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鄉鎮糧管所交公糧的情景:每年六七月,一輛輛裝滿麥子的架子車排著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隊朝糧管所方向拉去,他們焦急等待著質檢員驗收,有時從早上等到月亮升起,那是一道道司空見慣的風景。如今,農民不但不用繳納公糧,國家每年還發放糧食補貼。
滾動在豫東平原鄉村的一輛輛架子車,就這樣從土地中一次次拉回成熟的莊稼、拉回農人的期盼、拉著生活的希望;風雨中日復一日地拉著滾動在鄉間小路上的架子車,拉著生活的重量和艱辛,也拉著綿延的歲月……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