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芬芳
摘要:沖泡簡單的蒲公英茶,在外婆的手里來來往往,陪伴著我走過一年又一年。她們頭上扎著藍色花點頭巾,胸前掛著一個竹簍,將采摘的新鮮茶葉一片片放進竹簍里。茶藝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和茶有關的文化與歷史,身著茶服的小姐姐往玻璃杯里注入適宜溫度的泉水。
劉 靜
家庭進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簡簡單單兩句話,將物質生活的瑣碎、塵世奔波的意義和辛勞悄然融入其中。排在末位的茶,應該是對疲于輾轉的人們的一種犒賞,既是物質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小時候,父親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喝茶。沒有雅致的茶具,沒有莊重的儀式,一張不大的木制小桌,旁邊的爐火上放著茶壺,悠悠地燒著開水。簡簡單單的散裝茶,零零散散地躺在小茶碗里,用開水洗一遍茶后,加上冰糖,注入滾燙的開水就行。大家邊喝邊聊,天南地北,風土人情,軼聞趣事,侃侃而談。生活里的艱辛和煩惱,就在一碗碗茶里逐漸消弭。喝完一碗,再續(xù)上開水,周而復始,一直喝到傍晚時分。一碗小小的茶水,喝出的是滿滿的情誼和生活的細水長流。
當時,我經常喝的是蒲公英茶。外婆將挖到的新鮮蒲公英放到太陽下晾曬,陽光從它們身上一寸一寸走過,沐浴著陽光的蒲公英漸漸失去初始的靈動,慢慢干枯,直到它們身體里的水分完全被蒸干。外婆將它們裝進一個袋子里,隨喝隨抓。沖泡簡單的蒲公英茶,在外婆的手里來來往往,陪伴著我走過一年又一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花茶、棗茶、姜茶,各式各樣的茶在我的生命里繁盛,不同的茶香在舌尖上縈繞,但始終和它們不遠不近。
那一年,我第一次去茶山,心頭滿是震撼,仿佛天地間的綠都被集中到這里。放眼望去,層層疊疊的綠,漫山遍野的綠,深綠、淺綠、墨綠、青綠、濃綠、翠綠……怎一個綠字了得,房屋、山路好像也被染綠了,和茶樹的綠完全融為一體。綠的純粹、綠的清新、綠的耀眼,綠的層次分明、綠的耳目一新。不由感慨:草木有香,茶亦香!
綠意深處有人家。茶園里,茶農正在采茶。她們頭上扎著藍色花點頭巾,胸前掛著一個竹簍,將采摘的新鮮茶葉一片片放進竹簍里。長年的勞作,使得她們的雙手不再纖細,甚至是粗糙,采摘的動作卻絲毫不慢,行云流水。她們的眼睛緊緊盯著茶樹上的嫩葉,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稍稍用力一提,芽頭就采下來了。一雙雙手在綠色的茶樹間靈巧移動,一采一放間,仿佛茶的精髓和靈氣就在指尖凝聚。
下山后就是品茶環(huán)節(jié)。茶藝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和茶有關的文化與歷史,身著茶服的小姐姐往玻璃杯里注入適宜溫度的泉水。茶葉裊裊婷婷升騰、翻滾,如著青衣的女子淺唱低吟,盡情舞蹈,將自己還原成初始的模樣,瑩瑩地吸引著我的目光。慢慢喝,細細品,輕輕嗅,似乎要把芬芳的茶香都吮入肺腑。心,慢慢沉靜下來,和茶做最貼心的交流。
有人說,中國人到了一定年紀,總會自動點亮某項技能。比如,廣場舞、喝茶等。這些年,林林總總攢了不少茶葉,朋友也隔三岔五相約去喝茶,雖然喝茶上的造詣沒有提升多少,但總歸一直在喝。只要習慣養(yǎng)成了,慢慢地,總會品出不一樣的東西來。一個人的時候,只要一杯清茶在手,就像擁有了全世界。
茶,走過千年歷史,幾經沉浮,依然堅韌蒼翠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中,用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都市鄉(xiāng)野,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喝茶的人。一杯杯、一碗碗的茶里,恰恰隱藏著人起起伏伏的一生。
其實,每個人何嘗不是一枚枚茶葉,在中華大地這片肥沃的土壤里生長,在生活這口大鍋里熬煮呢?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