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閘人民法庭:賠款分配起糾紛 法官巧解“案中案”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張玉潔)近日,汝南縣人民法院三門閘人民法庭本著“案結事了人和”的理念,積極作為,法理情并行,妥善化解一起生命權糾紛案件判決之后的賠償款分割糾紛,避免了新的訴訟,維護了家庭團結,達到了“1+1>2”的良好社會效果。
2022年6月11日夜晚9時許,馬某在汝南縣常興鎮的河邊釣魚時,因手中魚竿觸碰到上空架設的高壓電線,觸電死亡。事故發生后,馬某的父母、妻子、子女作為共同原告起訴至汝南縣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某公司賠償各項損失。法院作出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被告公司遂將賠償款交付至法院賬戶。
原以為該案已經就此結束,然而,原告之間卻因為賠償款分配問題再起紛爭。馬某的父母要求多分得一些賠償款,理由是兒子沒了,他們年事已高,又沒有經濟來源,以后養老都成問題。但馬某妻子卻另有理由,說是兩個孩子還小,自己獨自一人撫養壓力很大,并且馬某本來就是上門女婿,理應贍養岳父母,自己和孩子應該得到全部的賠償款。
雙方僵持不下,誰也無法及時領取賠償款。他們到法庭咨詢,聲稱要再打一場官司。這種“兩敗俱傷”的局面真的無法避免嗎?剛剛經歷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又怎能讓他們再添新傷?面對劍拔弩張的雙方,三門閘法庭庭長郭偉法官沒有坐視不管,而是主動組織協商,努力促成雙方和平解決糾紛。為了防止雙方矛盾進一步擴大,郭庭長和法官助理張玉潔采用了“背對背”方式進行調解。在調解中,法官們以法為針,以情為線,讓雙方認識到親人雖已去但親情永遠在,既要想到自己的困境,也要考慮到對方的難處。經過法官多次調解,雙方解開了心結,統一了認識,最終就如何分割賠償款達成一致意見,及時領取了賠償款。
賠償款本是留給親人的一份慰藉,但也可能成為親人間產生矛盾的導火索。三門閘法庭的辦案法官熟練運用情理、法理,不僅解決了損害賠償糾紛,還及時化解了賠償款分配引發的矛盾,修復了親情,避免了人民群眾訴累,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完美結合。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