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占要道“易守難攻” 多學科專家破難局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捷 通訊員 陳思妤)近日,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在多學科團隊的協助下為一位脊髓內巨大瘤患者實施了手術。
72歲的和大爺(化名),十年前無誘因出現右側軀干及下肢力量減退并伴有麻木感,休息后有所緩解,認為是這個年齡的常見病,一直沒有就醫。五年前,和大爺又開始出現左側下肢無力,他一直覺得是自己年紀大了的原因也沒和家人提過,可是就在2個月前他突然感到左側頸肩部疼痛、右側軀干及下肢感覺消失、下肢無力且逐漸加重,行走困難。和大爺的家人帶他到當地醫院就診,經過檢查醫生發現和大爺的頸部脊髓內長了個巨大腫瘤。
脊髓是人體神經傳導系統中傳遞大腦指令的重要結構組織。正常人頸部的脊髓粗細一般和自己的大拇指差不多,頸部脊髓一旦有腫瘤發生,會對脊髓神經功能產生嚴重的破壞;這類疾病在臨床上輕則肢體無力、感覺缺失,重則呼吸異常、高位截癱,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如果纖細的頸髓內長滿了腫瘤,那就會給臨床治療帶來極大的難度。
家人帶著和大爺找到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主任李力。行頸胸部磁共振檢查顯示:頸7胸1椎管內外溝通巨大腫瘤。入院時,和大爺已經不能自行走路,由平車推入,常規檢查都不能站立配合。
李力仔細翻閱了和大爺的影像檢查報告,發現和大爺的脊髓受壓超過50%,腫瘤緊貼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椎動脈三根大血管及胸腔頂外側又被鎖骨部分遮擋,比較罕見。
李力立即邀請胸外科、創傷骨科、血管外科、CT及MR影像科、麻醉科手術部、數字醫學3D打印實驗室的專家進行會診,專家團隊擔心患者腫瘤位于大血管和臂叢神經頸叢神經的出去口,距離心臟大血管和肺臟都很近,手術風險太大,都非常謹慎。數字醫學3D打印實驗室負責人耿洋針對和大爺的患處進行了3D打印1:1的患處模型,為手術奠定了基礎。
李力團隊是河南省醫學重點培育學科,常年規范的學習不僅強化了理論和解剖知識也培育了不懼困難的前進力量,再加上多學科專家加持,最終確定了手術方案。
進行術前周密評估后,李力及其團隊為患者實施前外側入路一次顯微切除椎管內外腫瘤手術。
借助3D打印技術,直接用模型進行比對可以準確得出術中需要保護的血管及神經位置,使手術更精準,創傷也更小,手術如期進行。
術后患者安返病房,目前正在逐步恢復中。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