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葉:“ 醫”路相伴 守護孩子健康
駐馬店網訊(記者王捷 通訊員 李沐佳)在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婦女兒童醫院,你總會看到一個身影在病房間穿梭,她堅守在兒科崗位上33個春秋,守護著孩子的健康,她就是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婦女兒童醫院兒內一科主任李紅葉。
“金眼科、銀外科、馬馬虎虎婦產科、千萬別干小兒科”,一句在醫學界調侃的話,道出了兒科醫生的辛苦與艱難。
“既然當了兒科醫生,就要把生病的孩子當自己孩子呵護。”李紅葉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耐心細致的態度和責任心,扎根在兒科臨床崗位上,讓廣大患兒家長紛紛點贊,口口相傳。
專業加耐心 贏得患兒家長信任
“看病像打仗,掛號像春運”,這是許多家長在兒科看病的共同感受。每到春季流感高發期,患兒數量便呈爆發式增長,診室外每天都擠滿懷抱患兒排隊的家長。那段時間門診量和病房的患者是平時的兩倍多。每到高峰期,李紅葉常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有時剛到家接到科室電話,又回來繼續工作,耐心與家長溝通,細致為患兒檢查。
“孩子都是我們的寶貝,和孩子打交道感受到的純真和信任就是我的提神劑!”李紅葉笑著說道。
“兒童看病無法準確描述病情,很多患兒不愿配合檢查,診治起來難度大,往往得靠醫生的臨床經驗分析判斷,有時候還會遇到家屬的不理解。”李紅葉說,“孩子生病,家長著急,這時候最需要醫生的安慰和幫助。我們要和家長多溝通,多一分耐心,多爭取他們的理解和信任。”因為感受到李紅葉的認真細致、責任心強,很多家長說見到李主任就像吃了定心丸。
開拓進取 打造兒童哮喘標準化門診區域中心
近年來,兒童哮喘及長期慢咳病人呈逐年增多趨勢。過去,許多患兒需要去外地大醫院,治療過程漫長,家長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為解決這一難題,2007年李紅葉擔任醫院兒內一科主任后,較早在豫南地區建立兒童智能霧化室、兒童哮喘專科門診,同時開展了各年齡組兒童肺功能檢測、FeNO檢測、兒童過敏原點刺及兒童特異性免疫治療等新技術。
在李紅葉的推動下,醫院2019年獲批成為河南省首批兒童哮喘標準化門診,2021年獲得國家兒童哮喘標準化門診區域中心授牌。引領全區兒童哮喘門診的標準化、同質化建設。為此,李紅葉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向上級醫院權威專家學習,到縣級醫院進行宣傳培訓。如今,哮喘患兒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全面、規范、有效、持續的醫療服務。“這些事情總要有人來做,有人堅持,才能使更多孩子受益。”李紅葉說。
勇往直前帶出支氣管鏡團隊
因為兒童氣道的特殊性,兒童支氣管鏡技術風險非常大,特別是支氣管異物的取出過程,隨時會有生命危險。但是為了小患者,李紅葉帶領科室團隊進修學習,克服重重困難,組建了一支老中青結合的優秀支氣管鏡團隊,開展兒童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及支氣管異物取出技術。
2022年,一名出生僅兩千克的早產兒,因吸入性肺炎,導致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逐漸加重,無法脫離呼吸機。李紅葉支氣管鏡團隊接到會診請求后,反復和新生兒科醫生一起討論,面對各種危險情況制定搶救方案。治療時,醫生在呼吸機下,通過支氣管鏡將氣道內大量粘稠的絮狀分泌物抽吸干凈,充分灌洗清理氣道。次日,患兒肺復張良好,轉危為安。
開展兒童支氣管鏡2年多來,支氣管鏡團隊共開展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術500例,肺異物取出110例。
“為了孩子,我想做得更多”
一名好醫生,不但要有過硬的技術,更要有一顆愛心。“作為兒科醫護人員,一個微笑、一句話都能對家長和患兒起到藥物無法替代的作用。”李紅葉說。
2021年12月,科里收治了一名八個月大患毛肺的男嬰。當時的氣溫只有幾度,到病房時,孩子沒穿棉衣棉褲,光著身子用一床臟兮兮的被子裹著,呼吸急促,面色發紺,心率160次/分,心音低鈍,毛細支氣管炎合并呼吸衰竭、心衰。
經過了解病情,得知患兒來自一個特殊的家庭。孩子爸爸腿部殘疾,無法干重活兒,媽媽智力低下,養育四個孩子,生活非常困難。孩子在當地實在治不好了,他們懷揣著四處借來的1000塊錢,轉到婦女兒童醫院兒內一科。
李紅葉接診后,馬上對患兒展開搶救,此時患兒父母哭哭啼啼,完全不能護理孩子,李紅葉守在患兒身旁一天一夜親自護理,最終患兒轉危為安。
住院期間,李紅葉主動捐出1000元幫助孩子,在她的感召下,全科同志紛紛為患兒捐款、捐衣服、帶飯,減少他們的經濟負擔。經過七天的治療,患兒痊愈出院。出院時,孩子家長拉著李紅葉的手感動的泣不成聲。“雖然兒科醫生不容易,但看到患兒康復,心里也收獲很多快樂。”李紅葉感慨道。
“為了孩子,我想做得更多。傳播健康知識,讓家長掌握更多的育兒知識,也是兒科醫生努力的方向。”李紅葉表示,希望通過這代兒科人的努力,能夠讓全市兒科事業不斷發展壯大。
近年來,李紅葉多次被評為醫院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黨員示范崗,曾獲得駐馬店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市拔尖人才、市優秀女職工等榮譽稱號。2015年,她所在的科室被評為河南省“三八紅旗集體”。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她一步步走來,踏實而穩固,執著而堅定。李紅葉說,“接診的每個孩子,未來都有很長的路要走,都會有無限可能。如果從醫是一場修行,兒科醫生的道行可能最深,我要在孩子健康成長的路上‘醫’路相伴”。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