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丨中原農谷 200畝示范田里藏著大豆育種“家底”
8月17日上午,在位于中原農谷西區的獲嘉縣位莊鄉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平坦的機耕路旁,200畝高標準大豆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內,正處于結莢期的大豆長勢喜人。
當天上午,第十一屆全國大豆學術討論會暨大豆新品種展示基地現場會在此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蓋鈞鎰教授及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高校、種業企業、加工企業等的大豆種業專家和相關人員,在這塊示范田里現場觀摩大豆生長情況。
“這200畝地里,集中展示了85份大豆優異種質資源、75份大豆新品系、112個大豆新品種、11個黃淮海主推大豆品種和23個高油高產品種,共計306個大豆新品種、新品系和種質資源。”農業農村部大豆專家指導組成員、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鄭州綜合試驗站站長盧為國介紹,這塊地里展示了近年來黃淮大豆科研最新成果,藏著中國大豆育種的“家底”。
穿行在豆田里,可以看到標注不同品種名稱和參展單位的紅色標牌。每個標牌上還附有二維碼,便于了解每個品種的詳細情況。
“這塊試驗田很規范!它匯聚了黃淮各育種單位的大豆品種,田間試驗設計和栽培管理都很精心,生長情況也很好!”不顧天氣炎熱,87歲的蓋鈞鎰院士一邊查看大豆生長情況,一邊針對相關品種提出種植管理建議。
根據中原農谷建設規劃,獲嘉縣位于中原農谷“一核三區”的西區,功能定位之一是大豆、小麥的良種繁育。去年,獲嘉縣入選全國大豆科技自強示范縣,還在全國大豆高產競賽中創下全國大豆百畝以上連片實收高產新紀錄和2022年度全省大豆高產新紀錄。
大豆要高產,種子是核“芯”。為選擇抗病、抗逆性好、適合機械收獲的高產優質大豆品種,從2020年開始,獲嘉縣建立了200畝高標準大豆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并積極與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合作開展大規模大豆新品種試驗示范。目前,該基地篩選的鄭1307、鄭1311、中黃301等大豆高產新品種,已在生產中廣泛應用。
“獲嘉縣大豆種植面積8.25萬畝,占全縣秋糧種植面積的20.4%。”獲嘉縣委書記趙明俊表示,該縣將充分發揮全國大豆科技自強示范縣的技術創新優勢和中原農谷政策優勢,依托中原農谷數智中心強化數智賦能,力爭將該縣打造成全國有影響力的高油高產大豆種子繁育基地和大豆新品種與高產創建示范基地,將“小豆子”做成大產業,開創種業振興、科技振興、鄉村振興新局面。
責任編輯:劉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