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習話·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歡迎點擊視頻,觀看本期《每日一習話》)
習近平: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這段話出自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問題,也是各國在追求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道必答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最經典論斷。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我們相繼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戰略、規劃、體制和機制方案,現行有效生態環境保護類法律達到30余部、行政法規100多件、地方性法規1000余件,已初步構建起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十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逐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57%,實現十連降;累計完成造林超10億畝;去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達87.9%。昔日的荒草灘——西藏雅尼國家濕地公園,如今碧波蕩漾、鳥掠芳洲;浙江安吉縣余村早已從發展“石頭經濟”的“禿頭山”“醬油水”之地,成為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三江源、大熊貓、海南熱帶雨林等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河北塞罕壩林場、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先后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人們在暢游各地美景中切身感受到,生態保護與全民共享相得益彰,美麗中國躍然眼前。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筑牢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綠色發展中打牢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本期特約專家:董慧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
責任編輯:胡志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