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東皇街道:讓鄉親們在家門口有活干
摘要:日前,記者走進平輿縣東皇街道劉凡社區綠興農業種植合作社冬瓜種植基地,一排排郁郁蔥蔥的冬瓜架下,一個個圓乎乎的青皮吊冬瓜碩大飽滿,煞是惹人喜愛。時下,正是冬瓜收獲的季節,村民們滿頭大汗地除葉、采摘、搬運、裝車……笑聲陣陣,好一派豐收繁忙的景象。
記者 陳文科 通訊員 賀志勇
立秋至,夏漸離,一絲絲涼風悄然而至,眨眼又到了收獲的季節,碩果累累的農作物是回饋給辛勞付出的鄉親們最好的禮物。日前,記者走進平輿縣東皇街道劉凡社區綠興農業種植合作社冬瓜種植基地,一排排郁郁蔥蔥的冬瓜架下,一個個圓乎乎的青皮吊冬瓜碩大飽滿,煞是惹人喜愛。時下,正是冬瓜收獲的季節,村民們滿頭大汗地除葉、采摘、搬運、裝車……笑聲陣陣,好一派豐收繁忙的景象。
“劉書記,快來猜猜這個冬瓜有多重?”近日,看著前來幫忙的社區負責人劉運紅和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合作社管理人員胡要磊得意地說,“這個大冬瓜有四五十斤,旁邊的那幾個小冬瓜也有二三十斤。”
“今年,俺村里幾個老姐妹從春季開始就來幫忙了,一天70塊錢的工資,這幾天天氣炎熱,比平時還能多掙點。”劉營社區13組的郭金花大媽一邊笑著,一邊將一個大個冬瓜扛在肩上。
“今年的行情不如去年,但產量提高了,效益還行。”胡要磊擦拭著臉上的汗水笑著說,“今年種植的密度大,每畝種植了850棵冬瓜苗,比去年每畝多下了200棵。”
“育秧、栽苗、綁架子、拆架子、清理冬瓜秧全是手工活,用工需求量大,技術要求不高,村里60多歲的老人都能上手,解決了部分村民不能外出打工且沒有收入來源的問題,讓鄉親們在家門口有活干。”說起這幾年給村民帶來的好處,劉運紅深有感觸地說。
“俺就是劉營村里,兒子兒媳外出打工了,俺老兩口年紀大了,干不了重體力活,就把地流轉給了合作社,農忙時俺老兩口就過來搭把手,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工資。”村民劉大媽合不攏嘴地說。
“冬瓜從開春育秧到收獲后出售得5個多月,再加上騰茬后種植甘藍,基本上長年都需要用工?,F在,在基地務工的長期工有30多人,像現在忙的時候得五六十人,有時候還需要村里組織人手幫忙,要不然忙不過來。”說著,胡要磊給我們算了一下務工人員的收入賬,“他們的收入根據出工多少,月底統一結算,出工多的一個月3000多塊錢,少的一個月也能掙2000多塊錢。”
“這幾年,在村里的幫助和鄉親們的支持下,合作社從當初200多畝發展到現在600多畝,效益還不錯。今后,我們打算加大投入力度,擴大種植規模,在周邊村再流轉一部分土地,采取‘合作社+農戶+入股分紅+農戶參與’的方式,發展特色種植,爭取效益最大化。”說起今后的打算,胡要磊信心滿滿地說。
“合作社和村民們成了利益共同體,形成了服務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訂單走、村民跟著專業合作社走的發展模式,推動了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鼓勵、吸引和帶動了更多的在外致富能人返鄉創業。”劉運紅表示,“今后,將以黨支部為紐帶,以合作社為載體,以特色產業為依托,注重培育產業致富帶頭人,積極開展‘黨員連群眾’‘先富幫后富’活動,充分發揮黨員致富帶頭人的示范帶動效應,帶領群眾參與到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拓展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責任編輯:徐佳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