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西洪鄉:致富鴨子“呱呱叫”鄉村振興有門道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永奇 通訊員 周金高 姜豐宇)近日,記者走進上蔡縣西洪鄉浩龍養殖場,只見成群的鴨子在嬉戲覓食,養殖場負責人寇志強與工人一起,忙著把食糧“投送”給鴨子,從他們滿臉的微笑中可以看出,又將迎來“鴨肥蛋靚,豐收在望”的美好景象。
2015年,寇志強返鄉創業,經過詳實的市場考察,他十分看好養鴨產業的發展前景。2016年6月,他籌資30多萬元,建成了一個面積約8000平方米的養鴨場,開始了每批飼養五六千羽鴨子規模化的養鴨之路。
寇志強告訴記者,鴨子都是喂自配高營養飼料長大的,而且150天,就能養成一批蛋鴨,其實這里面的門道可多啦!從進苗、到營養配料、疾病防治等都需要全方位、系統化的管控,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蛋鴨的產量和品質。這是寇志強反復對記者說的一句話。他養出來的鴨肉質清香、蛋沒有腥味,深受市場青睞,也歸功于他的“精細化養殖”方式。
“鴨每年大概出欄量在5000多羽,一年產蛋約120萬枚,年產值可達150萬元。”寇志強高興地說道。
寇志強通過發展養殖蛋鴨走上致富路的同時,也不忘助力村民增收致富,還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在養殖場務工的人員有七、八名,村里有什么活動都獻愛心。如今,他不僅實現了創業夢,還帶領村民們加入到養鴨的隊伍中。
在養殖場工作已經6年的趙永霞提起這份工作時滿懷感恩:“以前我是在家里沒事,如今在養殖場務工,撿蛋、給鴨子投食,月收入有二千多元,離家近又可以照顧孫子孫女,還可以增加收入,我在這可得勁兒!”
寇志強表示,將準備擴大養殖場的規模,再建一個容納6000只的鴨棚,充分發揮養殖場的帶動作用,積極引導村里更多的村民發展蛋鴨養殖,并鼓勵他們走標準化、規模化發展之路,提高養殖效益,促進村民增收致富,使蛋鴨養殖產業真正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
責任編輯:劉永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