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彝族群眾歡度火把節
摘要:??隆林彝族火把節被列入百色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火把節的重要環節彝族祭送布谷鳥、彝族打磨秋入列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火把節既傳承頌揚彝族人民千百年來奮斗不息的精神,又展現了彝族豐富的文化內涵。
從8月5日起,隆林各族自治縣多個彝族群眾聚居村寨陸續舉辦火把節,彝族同胞和周邊各族群眾以及各地游客歡聚在一起,載歌載舞,共享節日歡樂。取火、火把驅害蟲、祭送布谷鳥、抹黑臉、打磨秋、長桌宴、篝火晚會等彝族傳統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隆林彝族火把節被列入百色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火把節的重要環節彝族祭送布谷鳥、彝族打磨秋入列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彝族同胞的傳說中,有一種“天蟲”吃了人間的莊稼,彝族群眾經過三天三夜的奮戰驅趕,終于在火把節這天用火把燒死了“天蟲”,從此彝族人民過上了安穩的日子。為紀念這個日子,彝族人民每年的這一天都要舉行系列民俗活動來慶祝。火把節當天,彝族人們在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圣火,由畢摩誦經祭火。然后,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從畢摩手里接過用蒿草扎成的火把,繞著村寨田間游走驅逐害蟲,祈禱五谷豐登,憧憬美好生活。
火把節既傳承頌揚彝族人民千百年來奮斗不息的精神,又展現了彝族豐富的文化內涵。如今,火把節成為各民族團結進步的大舞臺,每年火把節,來自廣西、貴州、云南三省區的各族群眾都聚集在一起,舉辦文藝匯演,共敘友情。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