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精武河南兵?丨潘朝:以審計為“犁” 當好“紅色經濟衛士”
編者按:他們,要跨過最高的山,探索最遠的海,觸及最閃耀的星辰。他們,“俊”朗健勁,也有“君”子之范。他們的名字用榮耀鑄就,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走進優秀河南籍軍人的故事,看他們如何用凡人身軀守護山河錦繡。
大河網訊 “停放在庫內的?還是露天停放的?電臺的電池是什么時候更換的?費用是怎么結算的?主要維修了哪些內容? ”盛夏時節,軍委審計署某審計中心審計組一行正在北京開展審計調查,擔任主審的河南籍軍人潘朝已經在這里工作了5個多月。
每一個數據, 每一份文件,每一型裝備,潘朝都要弄得清清楚楚。對于這份為戰斗力保駕護航的工作,他責任感滿滿,“誰挖戰斗力的墻角,就跟他斗到底”。
聚焦備戰打贏,向慢作為“亮紅燈”
“審計中,我們不僅要看錢有沒有花在刀刃上,還要看裝備性能有沒有達到設計指標、能不能滿足部隊備戰打仗需求。可以說,今天的審計和部隊戰斗力建設息息相關。”潘朝告訴記者,從事審計工作,每當發現問題查實并移送時,他總是感到既欣慰又心酸。
一次,潘朝帶領審計小組到某裝備承制企業進行審計,發現與某型裝備配套的一款軟件存在采購疑點。面對那些看不會的技術參數、搞不清的設計語言、聽不懂的專業術語,大家都有點發蒙。
潘朝卻越挫越勇,他加班加點“啃下”200多份關于軟件設計采購的文件資料,10多次向軍隊審價專家請教,并對前后幾個版本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比對,步步深入、抽絲剝繭,終于查清問題。在確鑿證據面前,某軟件設計公司只得承認在軟件測評時編造技術方案,把軍隊已有的軟件成果以商用軟件名義搞二次收費的事實。
“要看到遠方的風景,就要承受旅途的艱辛”,這是潘朝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工作中,他也常被戰友們稱為“拼命三郎”。去年有個審計項目,潘朝作為審計小組組長,連續4個月沒有休息,身體拉響“警報”,先是感到頭痛、視力模糊,而后又突發面癱,隨之又被診斷出顱內長有約2厘米的垂體腺瘤,如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導致失明。就這樣,他忍著病痛又干了半個月,直到問題查實后才進手術室。
“怎樣為部隊提供專業化服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潘朝說,他會帶領同事認真研究典型案例,形成審計情況提示,堅決對劣跡供應商亮“紅燈”。
牢記“國之大者”,為改革決策當好“大參謀”
“以前只要懂得翻賬本就行,可現在還需要懂得戰備、訓練、裝備制造、工程建設等諸多領域的知識。”作為新時代軍隊審計人員,潘朝主動跳出“為審計而審計”的單純業務視角,注重提升政治站位,強化戰略思維,為推進強軍興軍提供決策依據。
潘朝工作照
潘朝回憶道,在一次工作中,他和戰友們需要對某重點建設單位裝備數量、質量情況進行審計調查,并對該單位裝備建設的整體質效進行評估。
有的同志很不解:“我們只要把部隊現有裝備的數量摸清楚、質量問題搞明白不就行了嗎,為什么還管這么寬?”
潘朝耐心解釋說:“就事論事的審計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形勢任務,單個裝備可能沒有問題,但集成起來可能就會暴露出短板弱項。如能提出有針對性的審計建議,那是審計的真正價值所在。”潘朝帶著大家查閱裝備建設的總體方案,對建設意圖、目標規劃等進行系統梳理,數十次到一線調研,對比分析裝備在訓練、演習中的評估參數,最終發現了不少突出矛盾問題,向有關軍兵種提出進一步加強加快有關裝備體系建設的建議,得到機關部門的充分認可。
預防風險隱患,勇當財經規范“吹哨人”
“審計要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不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潘朝認為,通過審計發現問題和漏洞,促進相關部門建章立制,促進軍費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保護干部,才是他們工作的出發點。
審計是通過監督“錢袋子”來服務“槍桿子”,提高對戰斗力的貢獻率。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潘朝始終著眼改革強軍目標大局,帶領審計人員先后查出多個行業領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總結梳理的關于加強軍糧供應制度改革、油料供應管理正規化建設、醫療領域行業治理等多個富有建設性的大建議,為護航改革強軍提供了重要支撐。
從事審計工作10年來,潘朝先后完成40余項重大審計任務,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500多條,3次被表彰為優秀基層干部標兵、優秀共產黨員,連續6年被評為優秀基層干部、“四有”優秀軍官,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作為一名軍隊審計戰線的黨員干部,無論啥時候都要牢記黨旗下的誓言,對得起胸前佩戴的黨員徽章。”這是潘朝的真情告白,也是一名軍隊“紅色經濟衛士”的真實寫照。
責任編輯:胡志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