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太湖碧波漾:17年,南太湖走出一條以生態保護促產業發展的變遷路
摘要:習近平同志曾經強調:“南太湖開發,不要這個是長興的、那個是吳興的,它可以分片開發,但一定是一個統籌的規劃,統一的特點,不能是一個個小而全、不相干,也不能是誰來了就給誰開發。”
湖州南太湖畔的月亮酒店。拍友 劉斌 攝
炎炎盛夏,太湖南岸卻游人如織。濱湖大道宛如長龍蜿蜒,沿岸蘆葦隨風搖擺,龍之夢樂園里處處回蕩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遠處丘陵綿延起伏,大片濕地綠意盎然,近處一輪明月入湖,原來是月亮酒店的倒影隨碧波蕩漾……
17年前,南太湖還是一片荒涼模樣,經濟社會發展遠遠不及已是群雄四起的太湖北岸,世人稱之為“傾斜的太湖”。
“南太湖開發問題一直是我腦子里裝的一個問題。”2006年8月1日至2日,帶著這份牽掛,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輕車簡從前往南太湖考察,從生態保護講到產業開發,為南太湖擘畫了方向。
17年后,我們沿著習近平同志當年的考察路線,從南太湖的變遷里,探尋這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守著太湖不能“沒水喝”
“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為代價”
——2006年8月,習近平同志在湖州調研南太湖開發治理工作時強調
李東民是南太湖治理的親歷者之一,2006年,他任太湖旅游度假區管委會旅游發展局副局長。彼時,面對南太湖岸邊連片的蘆葦荒灘,湖面遍布的養殖圍網和密不透風的漁民“住家船”,他一籌莫展。
更讓人發愁的是,周邊水泥廠、印染廠和野蠻生長的紡織作坊不分白天黑夜隆隆作響,到處是灰塵和裸露的礦山,快速工業化帶來的污染讓太湖水渾濁發黑,行人距湖岸幾十米就已經臭不可聞。“身處太湖不見湖”“守著太湖沒水喝”,是當時湖州人的真實寫照。
湖州人,亟待一場改變。2006年8月2日,湖州長兜港海事碼頭。習近平同志登船前往無錫,橫穿整個太湖。從無錫回來,他又到長興太湖畔調研。當天下午,習近平同志在長興行政中心聽取湖州市關于南太湖綜合治理及開發工作情況匯報。他對當地干部說:“我們要實現雙贏,既要保護生態,也要發展經濟,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生態很好反過來可為經濟發展提供一些增長點。”
思路一變天地寬。太湖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率先制定《太湖生態治理規劃》,承諾度假區永不向太湖排放一滴污水。為了從根本上提升向太湖排污的內河水質,湖州鐵了心整治當地重要的石礦產業,僅長興縣就關停300余座礦山進行生態修復。
當下,湖州依舊嚴字當頭,對太湖沿岸以及入太湖河流沿線的開發作出嚴格規定,杜絕污染入湖。
南太湖的變化,百姓感受最為深刻。66歲的小梅村村民沈伯興前半輩子和一家老小就定居在船上捕魚為生,生活垃圾、污水直排太湖,藍藻肆虐時,就像生活在一片垃圾場里。現在,他們搬進了太湖邊白墻黑瓦的漁民新村,沈伯興還成了龍之夢樂園一名薪酬穩定的劃船工。
“不久前單元樓還免費安上了電梯,日子越來越舒心。”沈伯興笑著跨上電瓶車,幾位老友正催著他去太湖邊看風景呢。
水清了,人笑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的囑托為指引,湖州市入太湖水質已連續15年穩定保持在Ⅲ類以上。
發展“高、新、特”
“南太湖的開發,要高、新、特,不能搞成敗筆,敗筆就是一般化”
——2006年8月,習近平同志在湖州調研南太湖開發治理工作時強調
在2006年8月的那次調研中,習近平同志對當地干部說:“環太湖一圈從旅游開發角度講,別的地方開發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了,你們這里還是原生態,本身就是個寶,如果把原生態適度開發以后,變成一個旅游產業,更是個寶。作為旅游業發展起來,對整個經濟結構調整是一個貢獻,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也是騰籠換鳥。”
當時,太湖北岸的蘇南早已打出“太湖牌”開發旅游,蘇州、無錫更是獲批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南太湖如何定位,才能避免與環太湖其他區域的同質化競爭?
習近平同志特意提醒道:“南太湖的開發,要高、新、特,不能搞成敗筆,敗筆就是一般化,一般化就沒人來,不僅沒人來,反而把原生態給破壞了。”牢記習近平同志的囑托,長興一等就是9年。
34公里長的湖岸線,讓“得太湖勢”的長興站在項目與資本的風口,平均每天都有至少一個客商團隊前來考察投資。但長興一直將引進高端旅游休閑項目作為沿太湖核心區域開發的唯一選擇,先后拒絕了上百家客商的投資,直到2015年太湖龍之夢項目的規劃圖第一次在長興太湖圖影管委會原黨工委書記成仁貴面前攤開時,他知道,終于等到了。
8家酒店共28000間客房、75000個演藝席位、25000個停車位、30萬平方米宴會會議廳,集星級酒店群、太湖古鎮、國際大馬戲、動物世界、嬉水世界、冰雪世界、歡樂世界、海洋世界、東方盆景園、大型酒吧街、養老公寓、快樂農場、購物中心于一體,總占地面積1.2萬畝,這是長興有史以來最大的項目。
也正是長興對太湖岸線的堅定守護和執著等待,當年62歲的上海長峰集團董事長童錦泉決定要把這座宏大的夢想之城造在南太湖這片熱土上。
今年1月至7月,龍之夢迎來游客62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32億元,同比增長48%。
發展“高、新、特”旅游產業,龍之夢不是開始,更不是結束。
每到夜晚,月亮酒店的燈光就會點亮太湖南岸的天空。這個由國際知名建筑大師馬巖松操刀設計的曲面建筑,2012年落成,已成為太湖南岸的打卡地標。
年初至今,湖州影視城已經接待了20多個劇組,超18萬名游客。這里曾是湖州最大的國營造紙廠,因污染關停幾經轉手后變廢為寶,化身為全國最大的民國風影視城。
隨著一大批“高、新、特”文旅項目拔地而起,太湖南岸風光漸起,濱湖文旅產業規模總量已達上千億元。不久前,交通運輸部評選2022年度“十大最美農村路”,江浙兩省四市(蘇州市、湖州市、無錫市、常州市)環太湖公路成功上榜。
西起長興縣夾浦鎮,途經長興縣、太湖旅游度假區、吳興區,東至浙蘇省界的胡溇村,全長416.2公里的濱湖大道,圍繞著太湖的浩渺煙波,這分明就是那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南太湖新區濱湖街道
產城景融合發展
“充分利用開發治理南太湖的‘倒逼’效應,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
——2006年8月,習近平同志在湖州調研南太湖開發治理工作時強調
黃金湖岸線蛻變的同時,一條城市天際線也日漸成型。
沿著濱湖大道一路向東,我們來到南太湖未來城建設工地現場。藍天白云下,機械聲隆隆,40幢總面積300萬平方米的產業大樓屹立其中,CBD中心建筑群呼之欲出。
樓還在建,未來城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蔡加星已忙著“填樓”“興樓”。“招商團隊會反復討論評估,篩選出適合落地的優質項目,再分配至各個區塊。”蔡加星介紹,今年上半年,南太湖未來城新引進項目23個,涵蓋總部經濟、高端商務、文化創意、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等新興業態。
這里是南太湖新區,省級新區之一,承載著湖州乃至全省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期待,彰顯了謀求發展的大格局。
習近平同志曾經強調:“南太湖開發,不要這個是長興的、那個是吳興的,它可以分片開發,但一定是一個統籌的規劃,統一的特點,不能是一個個小而全、不相干,也不能是誰來了就給誰開發。”
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南太湖開發絕不囿于旅游產業,也絕不囿于一縣一區,這是浙江全省謀求高質量發展的大事。2019年4月30日,湖州南太湖新區獲批,一場從旅游產業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實踐在太湖南岸鋪陳開來。
夏風徐徐,走進弁山腳下的南太湖生物醫藥產業園。這里原是一片廢棄礦山,經過生態修復和整治提升后,一座依山傍水的現代化產業園拔地而起,如今已成為十幾家生物醫藥企業和創新研發機構的集聚地。
作為湖州生產力布局的核心引擎,眼下,南太湖新區正立足生態優勢,全力打造以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及光電通信、生命健康和休閑旅游為核心的“3+1+N”綠色產業體系,重塑產業形態,提升發展品質。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南太湖新區完成備案固投3億元以上項目23個,實現GDP增長7.9%,高新技術產業增長13.1%,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充分利用開發治理南太湖的‘倒逼’效應,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
習近平同志的叮囑猶在耳畔回響。擁湖發展,向綠而生。這座“產、城、景”融合的高能級平臺,正為“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設好”勾勒出新的發展畫卷。
17年,又見太湖碧波漾,那是生態環境的欣欣向榮,那是銳意發展的蒸蒸日上。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