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批評這門藝術
摘要:很明顯,汪成為第一次交給錢學森的文章沒有認真寫,但錢學森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用袁枚的詩告訴他認真修改后再交卷。是人都會犯錯誤,犯錯誤就應該被批評,但批評的方式大有講究。錢學森那么溫柔地批評汪成為,不照樣達到批評的目的了嗎?張大千很納悶,明明所有的畫都是他的怎么會說不是他的呢?
石新宇
1986年,錢學森與在身邊工作的專家汪成為談起軟件問題,錢學森認為汪成為的思路很好,建議他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汪成為就寫了一篇文章交給了錢學森,幾天后他問錢學森看了沒有,錢學森微笑著說送給他一首詩。就在他納悶的時候,錢學森念起詩來:“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阿婆不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念完后問他知道不知道詩作者是誰。汪成為說是清代的袁枚,并急急將文章索回修改。又幾天后他把修改好的文章交給錢學森,錢學森認真地看完后說他這次認真寫了。
很明顯,汪成為第一次交給錢學森的文章沒有認真寫,但錢學森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用袁枚的詩告訴他認真修改后再交卷。汪成為明白了錢學森的意思,最終讓錢學森滿意。錢學森是頂尖級科學家,這是毫無疑問的。從這則故事看,他在使用委婉的方式批評人方面也有很高的水平。
是人都會犯錯誤,犯錯誤就應該被批評,但批評的方式大有講究。連珠炮似地猛轟一頓是一種方式,鋼鐵直男般地當面說出來是一種方式,像錢學森那樣委婉地指出也是一種方式。很多人犯錯誤后會有所反思、有所覺察,如果他們又心有靈犀一點通,批評的時候最好采取溫和的委婉的方式。這既能體現出批評者的涵養,又更容易讓被批評者接受。錢學森那么溫柔地批評汪成為,不照樣達到批評的目的了嗎?
像錢學森那樣善于運用這門藝術的還有大畫家畢加索。當年,年輕的張大千邀請畢加索參觀自己的畫展并提意見,畢加索看完后一句話沒說就要走。張大千問他對自己的畫有什么看法,他說看到的畫都不是張大千的。張大千很納悶,明明所有的畫都是他的怎么會說不是他的呢?很快他就明白了,畢加索是在批評他的畫只有繼承沒有創新。從此他在繼承的基礎上致力創新,終成一代大師。
事實上,批評是一門藝術,用得好水到渠成,用不好可能適得其反。批評的目的是讓被批評者認識到錯誤和不足進而改正,情況不同人不同,批評的方式當然應該有所不同,但究竟哪種方式效果更佳,這是很值得研究的。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