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遇“娘家”救援隊的河南姑娘,又“破防”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杰 李亞偉
“與洪水奮戰一天一夜,當我看到‘豫’,家鄉,破防了。”一條短視頻達到320萬閱讀,有7萬人為河南救援隊點贊,接起5000多條評論。在涿州生活的河南女孩將手機鏡頭對準一輛千里之外趕來的“豫G”救援車,滿懷感動與希望喊出“河南來救援了”這個女孩找到了!8月3日,記者輾轉聯系上了朱芳芳。
聽到是河南日報的記者,24歲的朱芳芳在電話那頭又哭了。9年前,朱芳芳一家從河南商丘市虞城縣到河北省涿州市東仙坡鎮東仙坡村開下一家防腐木店,一年才回老家一次。
朱芳芳的店在107國道旁,8月1日凌晨3點,鄰里間相互轉告,水到腳脖子,往南走水更深。朱芳芳被叫醒后讓外公、爸媽還有兩個孩子上樓,她和老公用店里的木材做了個“小船”,幫助當地救援隊轉移群眾。
水最高時,朱芳芳的店有1.8米,再往南能達到3米。救援隊連續奮戰,朱芳芳和老公一直在店附近幫忙。
一堆價值一百多萬的木材飄出來時,芳芳沒有流下一滴眼淚,她說:“能拖回來幾根是幾根,飄到深水區對大家還有用,只要人沒事就行。”
“姑娘,從哪往深水區合適?我們要去支援。”8月2日6時許,朱芳芳整理著木材,剛趕到涿州的救援隊搭把手問路,聽到熟悉的口音,芳芳扭頭看到門口掛著“延津斑馬 馳援涿州”條幅的“豫G”救援車,眼淚奔涌而出。
“這條路往南,還有人沒出來呢,我這不用管。”朱芳芳扔下木材跑到門外指路,哭著錄下家鄉的救援車,說出開頭那句話。
延津斑馬救援隊一刻不停,9個人,3輛車,3條船從延津縣出發,一到涿州馬上投入救援。“我是中共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老兵,我必須沖到最前面。”該救援隊水域隊隊長張強說:“在東仙坡鎮一天一夜,我們轉移群眾100余人。”
他們必須“擁有姓名”!8人中有3名中共黨員,5名退伍軍人,年齡最小的還是“00后”,張帥帶著老婆呂俊紅一起支援。向他們致謝,申家廣,鄭紅賓,張強,韓冰,楊興隆,席軍峰,張帥,呂俊紅,張坤。
不只是“豫G”,還有“豫A”“豫B”“豫C”……8月2日晚,河南日報客戶端報道《多支救援隊千里馳援!你可以永遠相信河南人的情義》>>詳情,來自河南的救援隊,爭著領下“涿州區域救援登記表格”上數千條求救信息。
朱芳芳用好這波流量,為大家發布求助信息,她最后告訴記者:“都會好起來的。”
責任編輯:孫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