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精武河南兵?丨羅宇:在沒有界碑的國土上,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
編者按:他們,要跨過最高的山,探索最遠的海,觸及最閃耀的星辰。他們,“俊”朗健勁,也有“君”子之范。他們的名字用榮耀鑄就,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走進優秀河南籍軍人的故事,看他們如何用凡人身軀守護山河錦繡。
大河網訊 青春總是憧憬著“遠方”。在河南籍戍邊軍人、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少校副政治教導員羅宇心中,“遠方”很遠,那是喀喇昆侖山巡邏路上的盡頭,要經歷數個晝夜爬冰臥雪的艱難徒步;“遠方”也很近,就是心中那一抹永不褪色的紅。
“我們的喀喇昆侖精神就16個字——熱愛邊防、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頑強拼搏。”羅宇說,國無防不立,邊無防不寧,他們始終把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捍衛著每一寸國土。
主動申請到最艱苦、最偏遠的高原邊防工作
90后的羅宇是河南長葛人,2009年入伍,因為熱愛邊防、甘于奉獻,他主動申請到最艱苦、最偏遠的高原邊防工作,成為喀喇昆山上的一名戍邊軍人。
巡邏時
“我剛到邊防一線執勤時,面對艱苦的自然環境也有擔心,但穿上綠軍裝,想到的就是肩負起邊防軍人的重任!”羅宇說,他所在的邊防部隊在被生物學家稱為“生命禁區”的喀喇昆侖山間的加勒萬,這里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日常的氧氣含量不到平原的40%,紫外線輻射的強度是平原的2倍以上,每年八級以上大風有200多天。執勤時,官兵們不僅要爬雪山、過冰河、跨越陡峭的懸崖,一路險象環生,往往一腳之隔便是深淵。而伴隨著高原反應、零下30℃的低溫,更是充滿未知的風險。
“其實,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工作條件比以前的戰友好太多了。”羅宇告訴記者,在前輩精神的感召、紅色血脈的傳承下,他們才能夠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之下,一直堅持下去并將繼續堅持下去。
問起為什么主動來到離家4000多公里的南疆時,羅宇再次提到了給予他無限力量的喀喇昆侖精神,他堅定地說:“當兵就是保家衛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更能體現革命軍人的崇高價值,何況我有著對邊防的無限熱愛。”
“在沒有界碑的國土上,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
“站在祖國的邊防線上,對我們邊防軍人到底意味著什么。”一行行深深淺淺延伸向天邊的腳印用實際行動回答了羅宇往日的思考,羅宇充滿自豪地告訴記者:“在沒有界碑的國土上,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
羅宇是個心思細膩的人,每次帶隊巡邏執勤,他都會詳細記錄防區山地高低、道路寬窄、河流深淺等數據。在他的帶動下,官兵們個個都成為邊防一線的“邊防通”“活地圖”,他也因此成為邊防團作戰數據研究中心的“嘉賓”,經常和一群參謀學習交流。
在一次執勤任務中,羅宇帶領12名黨員成立“黨員突擊隊”,帶頭跳冰河、爬陡坡、越險灘,圓滿完成了任務,甚至創下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暗夜條件下的行軍新紀錄。
記者還了解到,這一年,在后來被中央軍委授予“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祁發寶的指揮下,羅宇帶領連隊官兵執行任務,臨危不懼、沖鋒在前,用鐵血男兒的血肉之軀踐行了“寧可前進一步死,決不后退半步生”的錚錚誓言。
“生命有禁區、信仰無極限。”羅宇深知連隊與祖國邊防的安危緊密相連,他常常對戰士們說:“大家身上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托,如果今天我們把老祖宗留下的疆域守小了、守丟了,那么,明天就要用更多人的鮮血和生命換取。”
羅宇和戰友們在一起
入伍14年來,羅宇先后被新疆軍區表彰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兩次榮立二等功,所在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今年,羅宇還光榮當選了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邊關巡邏的每一次出發,雪山之巔的每一次沖鋒,都是羅宇對祖國最真摯的告白。
“大好河山,寸土不失”不止是邊防官兵喊出的口號,它真實地存在于每一名邊防官兵的身體中、血液里。(董蕾)
責任編輯:孫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