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增效,群眾增收,平輿縣——“三園”同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摘要:為做精做新村級共同富裕加工園,全面鋪開小微企業在鄉村落地開花,該縣積極整合現有的村級扶貧車間、藤編外協加工點和農戶加工點,支持引導返鄉創業人員、農村經紀人、致富帶頭人等,充分利用村內的閑置廠房、倉庫、宅基地等場地建設村級共同富裕加工園,將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鏈、生產加工環節布...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佳瑞 通訊員 劉先莉)日前,記者在平輿縣西洋店鎮西洋潭村老灣村羽毛球拍加工廠的生產車間里看到,30多位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34歲的村民馮瑞云熟練地將羽毛球拍放入模具中壓模成型,院子里,5歲的女兒正跟伙伴快樂地玩耍。“我以前在浙江就是干這工作,自從家門口有了這個廠,我就回來了,方便帶孩子。”馮瑞云說,“計件工資,一天能掙150多元,車間人性化管理模式和寬松舒適的工作環境,讓我感受到了滿滿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與羽毛球拍加工廠相距不到100米的老灣村制袋廠生產車間里,大功率柜式空調機不斷吐著涼氣,50多名工人埋頭坐在縫紉機前“飛針走線”加工收納袋,室內輕音樂彌漫,不時有孩童稚嫩的嬉鬧聲從車間院子里傳來。
“我們這里是計件工資,每月至少能掙3000多元,手腳麻利的能掙5000多元。”提起當下的生活,30多歲的村民王穎心里樂開了花,除了工資穩定,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孩子平時就在制袋廠旁邊的學校里上學,接送孩子和上班兩不誤,這是最讓她欣慰的。
“村子周邊的留守婦女、老人,只要勤學肯干,都可以來這里就業,我們廠常年可提供60多人的就業崗位。”制袋廠負責人尹小利說。
“目前,我們西洋潭村共入駐企業15家,其中有6家標準型的大企業,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40多萬元,為500名群眾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通過把車間開到家門口、崗位送到家門口,以產業帶動群眾就業增收,家門口工廠已經成為西洋潭村鄉村振興的支柱。”西洋潭村黨支部書記邢東魁說。
2022年,平輿縣創新開展以縣級主導產業工業園為龍頭、鄉級鄉村振興產業園為支撐、村級共同富裕加工園為基礎的“三園”同構發展模式,將產業鏈條延伸至鄉、村兩級,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做精做新村級共同富裕加工園,全面鋪開小微企業在鄉村落地開花,該縣積極整合現有的村級扶貧車間、藤編外協加工點和農戶加工點,支持引導返鄉創業人員、農村經紀人、致富帶頭人等,充分利用村內的閑置廠房、倉庫、宅基地等場地建設村級共同富裕加工園,將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鏈、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到農村。通過為縣里主導產業提供配套服務、開展產品生產加工等,家門口這些小微企業基本實現訂單生產,企業運行穩定,群眾穩崗就業。
目前,該縣已整合203個村級幫扶車間和336家藤編外協加工點、5380家農戶加工點,建設村級共同富裕加工園224個,實現224個行政村都有家門口工廠。入駐戶外休閑用品小微企業115家、服裝服飾加工企業49家、其他企業30家,帶動近6萬名群眾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3萬元,穩穩托起當地老百姓家門口增收致富的夢想。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