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讓我們聆聽英雄故事
通訊員 董文勝
又是一年八月天,又是一個建軍節。“八一”到了,讓我們走進驛城區老河鄉抗美援朝老兵身邊,一起聆聽英雄的故事,重回戰火紛飛的歲月,走進燃燒彈下志愿軍鋼鐵戰士的內心,致敬“最可愛的人”……
秦金奎,老河鄉靳莊村人,16歲參軍。他入伍半年時,朝鮮戰爭爆發。他所在部隊被編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50軍150師450團2營4連,因為年齡小,在連部當通訊員。1950年10月,部隊集結在鴨綠江邊,奔赴朝鮮戰場,為防敵機轟炸,都是天黑后急行軍,每晚60公里。朝鮮的天氣特別奇怪,白天太陽高照,晚上經常下雨,戰士們被淋得透心涼,又看不清路,奔跑中摔倒是常有的事,雨水順著脖子流到鞋里,鞋里的水都能踩出響聲。腳上磨出的水泡有玉米粒那么大,走一步都是鉆心的疼。就這樣連續急行軍20多天以后,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云海里,卻又立即搶修機場,為了準時到達,卻把補給線遠遠甩在了后方,帶的干糧不夠吃,每天天不亮,炊事班只供應一頓高粱米粥,戰士們躲飛機的時候就在山上挖野菜充饑,連續3個月只吃高粱米粥和野菜,肚子里一點油水都沒有,餓得頭暈眼花,可白天依然盯著敵情不放松,晚上搶修機場拼命干。
1950年11月25日,志愿軍西線向敵人發起全面反擊,秦金奎所在的突擊連在敵人的炮火中強渡清川江,在零下20多度嚴寒中跳入寬300米深1.45米的江水里,皮膚被冰塊劃破,江水被鮮血染紅,上岸時腹部以下都已經麻木了,躲過機槍掃射,卻被敵機投下的燃燒彈燒著腿部,緊急中翻滾到路邊水坑,才把身上的火撲滅。秦金奎看到被燒死的戰士有100多名,還有很多戰士在脫衣服、打滾,他不顧燒傷的劇痛,脫掉滲滿水的棉襖為戰友撲滅身上的火……
從16歲參軍心懷壯志到如今成為白發老人,盡管秦金奎已經92歲,但政府工作人員帶著生活用品來看望自己,他仍舊十分激動,濕潤了眼眶,嘴里呢喃著:“組織沒有忘了我!”。秦金奎展示了他在抗美援朝期間榮獲的勛章,以及戰爭在身體上留下的疤痕,當講到身邊戰友為了掩護自己而犧牲時,已是耄耋之年的老英雄流下了熱淚。
聆聽抗美援朝老兵講述那些刻骨銘心的經歷,我們才深刻明白,哪有什么和平年代,你我不過是生在和平的國家;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革命先輩都能用不屈的意志、排除萬難的精神將敵人打敗,用生命詮釋了什么叫英勇無畏,什么叫無私奉獻。人間正道,滄海桑田。當硝煙不再,戰爭遠去,英雄依舊盎然站立在我們身后,為我們守護歲月靜好。祝所有的英雄軍人們:節日快樂,幸福平安!愿我們最偉大的祖國:山河無恙,繁榮昌盛!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