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蓬生:肩扛使命當先鋒 淬煉血性為打贏
摘要:不辱使命,閃耀軍人一生榮光 2019年,熊蓬生被選拔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國慶閱兵,雖然有過幾十次教練員比武的經驗,但需要在億萬人民的矚目下通過天安門,他仍然倍感壓力。
記者 付建強
八一前夕,在中部戰區陸軍某團訓練場,一名戰斗著裝、目光剛毅的教練員,帶領大家跟隨戰車進行協同戰術訓練,動作靈活、嫻熟、干練,一氣呵成。此時,戰車轟鳴、鐵甲奔流、塵煙滾滾,卷起的沙塵絲毫沒有撼動練兵熱情!
圖為刻苦訓練中的熊蓬生。
他,就是陸軍某旅通信技師兼班長、三級軍士長熊蓬生,一名來自紅色沃土的熱血青年。
入伍16年,熊蓬生表現優異,屢立軍功:
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三等獎1次;
參加多項“國字號”“軍字號”的軍事任務、閱兵和國際聯演11次;
擔任“共同命運-2021”國際維和建設成果講解員,受到國防部維和事務中心和各級首長的好評……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熊蓬生把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化為行動,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強軍精武標兵、金牌教練員,為所在部隊和祖國爭得了榮譽,也為家鄉人民爭了光。
志存高遠,熱血男兒青春獻軍營
“你為什么要參軍?是什么信念讓你工作后又應征入伍呢?”
“我從小向往軍營,夢想有一天穿上綠軍裝把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
今年37歲的熊蓬生,身高1.8米,是個帥小伙。他的家鄉在確山縣,那是革命老區、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的故鄉。境內的竹溝鎮素有“小延安”之稱,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等大批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戰斗和工作過。
熊蓬生父母都是農民,父母希望他考上大學,找個好工作。他高中畢業后如愿考上省里一所職業學院,畢業后又應聘到商丘市一家比較有名的公司,待遇也不錯。
“我參軍是小時候受父親的影響,那時父親當過民兵隊長,訓練時很神氣。上學后又受紅色教育的熏陶,對英模人物特別的崇拜。”熊蓬生說,參加工作后從軍的欲望更加強烈,在工作的第二年那個冬天,當得知家鄉又開始征兵宣傳時,就毫不猶豫地辭職回鄉報了名。
2007年12月10日,是熊蓬生一生難忘的時刻。在駐馬店火車站廣場,他身著嶄新的軍裝,胸戴大紅花,隨部隊奔赴軍營,從此開啟了自己的軍旅生活。
“好好干,為家鄉爭光,我等你的立功喜報!”寒風中,父親送別的殷殷囑托,一直在他耳畔回響。
嚴訓苦練,磨礪橫刀立馬的勝戰底氣
熊蓬生到軍營后分配到了“李文才團結模范連”,該連前身為平江起義紅五軍一部,歷經戰火洗禮,屢建奇功,涌現了“團結模范”李文才、“戰斗英雄”王興中、“愛兵模范”王新風等大批英模人物。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能夠來到這樣一支歷史悠久、戰功卓著的部隊,熊蓬生深感榮耀。
初入軍營,一切對熊蓬生來說都是那么的陌生和新奇,戰車、演兵場、軍歌、落霞……
但是,新兵訓練開始,熊蓬生就受到打擊:第一次武裝越野3公里用了17分鐘不及格,加上部隊嚴格的紀律約束,讓他對當初的選擇產生了動搖。
“當時體能上有差距,思想上有壓力,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用不上,軍旅生活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樣美好。”熊蓬生坦言,當時的思鄉之情、寂寞之苦、失落之感、竟都不期而至。“穿上了綠軍裝,從一個普通青年到一個真正的軍人還有一段遙遠的路!”
當兵不僅是盡義務,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熊蓬生深思細想,調整心態,下定決心不認輸、不輕言放棄,在部隊這個大熔爐要脫胎換骨,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戰斗員。
功夫不負有心人。3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后,熊蓬生拿到了體能、技能等多項考核優異的成績單,奔向了新的戰斗崗位。
甘為人梯,“兵王”桃李滿軍營
“爆破一個碉堡需要多少根爆破筒?”“有誰能夠計算出步兵班一次火力掩護需要的時間?”……一次,在集團軍組織的教學課目比武上,熊蓬生將戰場真正融入訓練場,讓評委和觀摩人員都親身經歷了一次“戰場考驗”。
熊蓬生所在的部隊是全軍第一支配備數字化裝備的部隊,那年冬天,一批批新裝備紛至沓來,單位裝備面貌煥然一新。
“新列裝的步兵戰車雖然到位了,但戰術訓練卻還在原地踏步,如果訓練還是老一套,那不是新瓶裝舊酒鬧笑話嗎?”執拗的熊蓬生就這樣和新戰術較上了勁,于是,他第一個向連隊申請參加培訓,第一個報名到軍工企業學習新裝備的操作技能。
作為摸著石頭過河的第一人,熊蓬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無經驗可循、無教案可用,于是,沒有資料,他就從研究裝備性能入手,一本裝備使用說明書被他前前后后翻閱了無數遍,勾勾畫畫注滿了標記,各種性能參數,在他腦海里記得滾瓜爛熟;沒有相關戰術教材,他就扎下身子結合新裝備從零開始研究戰術戰法,積極聯系院校專家進行請教。
100多個日夜里,熊蓬生廢寢忘食,查找了當時能夠參考的所有教材,各種數據資料就寫滿了整整2個筆記本。最終,他研究編寫出了《數字化步兵班進攻戰斗》教案。當年,他將自己的研究融入比武課目中,在全團班戰術課目比武中榮獲第一名,后又為全師作戰術示范,極大地提高了全師戰術戰法的訓練成效,得到了上級首長的高度肯定。
16年來,熊蓬生多次斬獲旅級軍事課目教學法比武第一名,鉆研總結出50多份戰術精品教案,培養幫帶出100多名相關專業優秀教練員,成為名副其實的“兵王”。
不辱使命,閃耀軍人一生榮光
2019年,熊蓬生被選拔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國慶閱兵,雖然有過幾十次教練員比武的經驗,但需要在億萬人民的矚目下通過天安門,他仍然倍感壓力。
進駐閱兵村后,熊蓬生每天要強化訓練十幾個小時。全副武裝,手夾撲克牌,頭頂方磚,對鏡子練軍姿;早晚看太陽,夜晚看燈泡,練眼神;每天練氣沉丹田喊上幾百遍,練嗓子;持槍敬禮,練動作……
除了是受訓員外,熊蓬生還組織方隊的排面訓練,并擔任將軍領隊的專職教練員。他不僅自己要訓好,還要帶領排面訓好。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對待自己嚴格要求,對待他人盡心盡職。
在閱兵村3個月下來,熊蓬生體重下降了16斤,臉部曬成了“閱兵臉”,作戰靴和馬靴磨壞了四五雙,無數次的身體極限挑戰和疼痛的反復折磨,手腳磨出水泡腫了又消,繭子層層加厚。最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所訓的第一排面在考核中榮獲優勝排面,多次在上級評比中取得第一名。
2019年10月1日上午,寬闊的長安街,大軍列陣,鐵甲生輝!巍峨的天安門前,旌旗飄揚,舉世矚目!
徒步方隊受閱完畢后,坦克方隊以經典的“箭形”編隊通過天安門,此時的熊蓬生站在車長站位,傲然挺立,率先通過天安門接受祖國檢閱。“那一刻,我熱血沸騰,這是祖國和人民的驕傲,也是我一生的榮耀?。?rdquo;熊蓬生依舊豪情萬丈。
一腔熱血、一身戎裝、一份擔當,熊蓬生用青春、忠誠、奮斗、擔當為戰旗增光添彩,勇往直前奔向新時代強軍新征途!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