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萬壽臺創作社美術館珍藏眾多抗美援朝題材作品 藝術見證血與火鑄就的中朝友誼
摘要:朝鮮萬壽臺創作社美術館館長吉正太介紹伍必端油畫《中朝部隊并肩作戰打擊美國狼》。“朝鮮萬壽臺創作社美術館多次舉辦中朝友誼展,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中朝友誼。
在798藝術區內,坐落著朝鮮萬壽臺創作社美術館,它是由朝鮮政府投資成立的唯一海外美術館,亦是中朝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美術館二樓的紀念抗美援朝作品展區,珍藏著蔣兆和、伍必端、戴澤等中國藝術家創作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經典作品,不僅用藝術的語言銘刻下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感人故事,而且見證了在血與火中鑄就的中朝友誼。
“1951年,畫家伍必端以戰地記者身份到朝鮮前線采訪,創作多幅戰地速寫,這幅作品是他創作的油畫《中朝部隊并肩作戰打擊美國狼》。”朝鮮萬壽臺創作社美術館館長吉正太介紹,這幅畫表現的是上甘嶺戰役中激烈的戰斗場景,冬日的戰場上覆蓋著白雪,空中硝煙彌漫,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戰士們正抗擊侵略者,有的在扔手榴彈,有的在沖鋒,還有的與侵略者近身搏斗……身處前線的伍必端用畫筆記錄下最可愛的人,展現出一位人民藝術家對革命事業的一腔赤誠。
在展廳里,有一幅蔣兆和創作的中國畫《友誼深厚情義難忘》,畫中的“紀念志愿軍抗美援朝十周年”題跋道出了其創作的時間。畫面的主體是兩位朝鮮婦女正為志愿軍戰士送水,其中一位婦女還背著可愛的幼兒。在幾位主要人物的身后,畫家細致地描繪了志愿軍戰士們在農田幫助朝鮮人民恢復農業生產的場景。在中朝軍隊打退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后,志愿軍在鞏固防守的同時,還幫助朝鮮人民建設新家園,與朝鮮人民結下了深厚情誼。
同樣謳歌志愿軍與朝鮮人民之間的情誼的,還有何孔德的油畫《阿媽妮》。何孔德是新中國軍事美術創作的代表畫家,1950年,從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畢業的何孔德參加了解放軍,并于1951年赴朝鮮前線參戰,在朝鮮戰場創作了大量的戰地寫生,影響廣泛。吉正太介紹,“阿媽妮”是朝鮮語中對長輩女性的尊稱。油畫的場景似乎是在一位朝鮮阿媽妮的家中,溫馨的燈光下,幾位志愿軍戰士和衣而臥,睡夢中依然抱住自己用來戰斗的槍。一位阿媽妮在燈光下給戰士縫補衣服,神情慈祥。
“這幅畫的一大亮點在于畫面的右上角,窗戶縫里露出了東方欲曉的光亮,寓意著和平的曙光即將到來。”吉正太說道,志愿軍戰士保衛著和平與安寧,“阿媽妮”母親也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護佑著他們。畫家何孔德用這幅畫作表明,在中朝人民團結一心的努力下,和平幸福終會驅散黎明前的黑暗。
在朝鮮萬壽臺創作社美術館,還收藏著梁玉龍的《黃繼光》、柳青的《邱少云》等經典作品。當代新作方面,由中國畫家史國良與朝鮮功勛畫家金仁石合作的巨幅《勝利鼓聲》,融中國畫與朝鮮畫藝術于一體,畫里畫外都凝結著中朝兩國人民并肩戰斗的深厚友情。“朝鮮萬壽臺創作社美術館多次舉辦中朝友誼展,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中朝友誼。先烈們的犧牲換來了珍貴的和平,當年的藝術家們也是冒著生命危險,留下了那段歷史的佐證,這是我們不能忘卻的記憶。”吉正太說道。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